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热点评论 >> 正文

热点评论

新能源汽车“投资热”该降温了
江苏消费网 (2016-06-3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李永钧

  在日前结束的2016中国汽车创业投资峰会上,中植、江苏天洋、北京电庄等3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宣布投资四川,投资金额达51亿元。眼下一场前所未有的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正在全国风起云涌。

  笔者梳理了从2015年1月-2016年3月初见诸于公开报道的数据,这些并不完全的统计显示,在过去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各地新建的新能源整车投资项目就多达30个,投资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这场“投资热”源于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爆发式增长,累计销量接近50万辆,达到全球最大规模。今年前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31.4%和134.1%。持续向好的市场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在传统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理所当然成为各地政府鼓励投资的重要方向。

  这些整车项目,除了十多家自主乘用车企发力新能源车,还有更多的商用车企一直存在争议的“低速电动车”、以及更多尚未取得生产资质的新能源车项目在国内各地疾速扩张。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改装车、低速电动车项目,这些项目由于技术要求较低,成为地方政府追捧的对象。而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

  整车项目只是狂热的投资热潮下的冰山一角,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更多的投资还在持续进行。仅今年前几个月,国内动力电池已经累计有超过70亿元的新增投资,而在去年可查的信息中,也有约超过千亿元资金进驻了这一领域。另外,海量的资金还进驻新能源车产业链下游的充电桩等领域。由于数量太多,目前还无法统计出具体的数字,电池的过剩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与此同时,各地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也急剧扩增,传统汽车项目曾经历过大扩张的时代,至今产能过剩都是一大难题。如今在新能源汽车上,由地方政府、企业、资本三方共同构筑的新一轮投资热,已再次引发对低质重复建设、落后产能扩张的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表示,目前企业把过多的资源放在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扩张上,而忽略了技术进步,这将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超越更多的是产量和市场规模,而非技术上的超越。对新能源汽车要保持头脑冷静,行业发展还有很多短板和瓶颈,如果不慎,行业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销井喷,是否能长期保持仍需要观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分析说,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是热土,有巨大的机会,也有无形的陷阱。投资若急于寻求热点,风险会随之攀升。从总体上看,2015年汽车销售增幅总体只在6%,中国汽车销售将长期保持中低速发展新常态。中国整车产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总量过剩,新能源汽车这种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生产企业已经呈现出散、小、低的特点,在目前新能源汽车依然需要政府补贴和政策刺激的背景下,遍地开花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最终能走向市场化的不会有几个。

  显然,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浪潮,与国家鼓励的新能源汽车“由数量向质量跨越”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不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应该降温。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