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热点评论 >> 正文

热点评论

从宝马肇事案的两轮舆情 看应对重大公众事件的经验教训
江苏消费网 (2015-09-08) 来源:扬子晚报
阅读:

  “6.20”宝马肇事案的初次司法鉴定结果——“王季进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不出所料地引起了滔天的舆论:从交管局官方微博发出后的短短3个小时,新浪相关新闻的评论竟然达到了创纪录的200多万条。这是为什么?

  单从程序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南京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具备出具司法鉴定书的正规资质,他们的鉴定意见是完全摒除掉感情因素的描述性文字。交管局在发布鉴定意见时也加了“警方根据法律程序已将司法鉴定意见告知事故当事方,如事故当事方对鉴定意见有异议,可以提出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申请”,措辞严密,无可指摘。

  但是,汹涌而起的舆论不得不让人反思:看似严丝合缝的程序发布,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我们试着梳理一下整个事情的脉络:首先,这起事件的恶性程度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那个现场视频相信看过的所有人都会心有余悸;其次,事件综合了一些非常敏感的词汇:宝马,飙车,白色粉末,车主不是司机……加上肇事司机在事故后的一系列反常表现,以及警方非常及时地给出的“排除毒驾、醉驾”的鉴定,让这起事件处于真相不明的疑窦中,这一系列的因素,让整个事件成为民间舆论空前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传言风行的温床。

  我们再回头看第一波“传言”是如何渐渐平息的:首先是“人车不符”带来的“顶缸”疑云:有网友根据车牌,找出了肇事宝马车主姓许的信息,质疑警方公布的“嫌疑人姓王”真实性。但很快,警方给出了合乎常理的答案:车是抵债的,未来得及过户。这当然不足以平息疑惑,不过接下来却是铁证了:警方公布,宝马驾驶室内的血迹经DNA鉴定,与嫌疑人王季进相符。这是对“顶缸”论最有力的驳斥。

  接下来就是“权贵论”:敢在闹市这么飙车,是不是非富即贵?这方面警方做得不是很到位,仅仅公布了王季进是江宁人这个信息。但是根据这个信息,媒体记者找到了王的住处,并证实他只是个经营五金商铺的小老板。媒体的探访,帮了警方的忙,澄清了部分真相。

  而不得不提的是,关于车上有“白色粉末”的这个问题,警方除了公布是“玉米粉”外,就什么都没透露,一直到现在,“玉米粉是黄的还是白的”之争还在继续。这是首波传言中一个没有彻底澄清的地方。

  我们结合这起宝马首波舆论的兴起和平息中的经验和教训,就可以得出结论:舆论公关不能讲“情怀”,不能讲“常理”,更不能靠自封的“权威”,而是要靠实在的证据和令人信服的科学道理。

  好,我们现在可以结合这个经验和教训,看这次“司法鉴定意见”是如何引起舆论“怒涛”的。

  首先,这份司法鉴定报告,应该由鉴定部门出具,交管部门的官方微博转发。对于事故来讲,鉴定部门是第三方,他们的态度是中立的。而现在由交管官博直接发出,会在直观上让网友形成“这就是交管部门的看法”的印象,直接忽略到文后交管部门的正确态度——“如事故当事方对鉴定意见有异议,可以提出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申请”,从而把矛头引向了与事故本身直接联系的交警部门,甚至部分网友根据“公检法一体”的惯性思维,直接将南京公检法部门当成了倾诉不满的对象。面对一个可能会引发重大舆情的鉴定结果,发布部门的选择显然没有考虑周全。

  第二,发布的方式也不是最好选择。一个重要的事件的重要阶段性结论,岂能靠一个寥寥数百字的微博能说清楚?至少,也应该开一个正规的新闻发布会,让交警、律师、鉴定方、当事双方的家属全部到场,让人一个一个问题地去问,然后相关部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答。这几百字的微博信息量言简,意却不赅,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却不清晰。连一向严谨的人民日报官微都一连提出了好几个疑问:“做出鉴定的详细依据是什么?时隔多日,能否准确鉴定出当时情况?如何证明作案时正好处于发病状态?如果之前有精神病史,是如何拿到驾照的?鉴定结果对量刑有何影响?”可想而知在不那么追求严谨语境的坊间,会衍伸出多少问题?这些问题必须也只能摆到一个公开的场合来辩论,才有讲道理的空间,才有让人信服的可能。

  第三,司法鉴定的意见太专业,没有考虑公众接受度。我们知道,司法鉴定有一套详细的科学流程和繁琐的证据链来支撑最终的鉴定结论,根据规定,一份鉴定书至少需要3位专业人士签字,动手脚的可能性不大。但这样一份极其耗费脑细胞的鉴定书,应该以怎样一种方式呈现给公众?是不是仅仅给出一个“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名词就行?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专业的名词在司法鉴定界虽然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对绝大部分网友而言,就像一个天外来客,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以至于被称为是“发明”,进而引发次生的“舆论灾害”?

  当然,鉴定部门在第二天,对媒体详细解释了司法鉴定的过程,这算是亡羊补牢。但是,这个牢补得还不够。要把牢完全补好,现在已经不能靠单方面的“详解”了,而必须进行有问有答的对话,真诚地去面对每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科学地解释每一个让人怀疑的细节。

  每一个汹涌的舆论事件都在提醒我们:不要自以为是“权威部门”,仅仅公布“我说了就算”的结论,而逼迫民众在好奇心和正义感驱使下用各种手段“倒推”关键细节。你不给出权威的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给各种传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教训深刻,经验也弥足珍贵。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