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门票的随行就市,游客更反感景区的服务打折。旅游监管部门在监控门票非正常增长,合理引导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的同时,更该对景区的服务进行管控。
■薛家明
清明小长假在即,计划出游的人们开始增多,一些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酝酿上涨,部分地区的景点票价上涨密集引发热议。3月23日,国家旅游局表示将推进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要达到预期效果,旅游部门还需对不同类型的景区门票定价制度做出系统性安排。(据3月25日中新网报道)
清明将至,大地回春,眼下正是迎着和煦的阳光,出门踏青的好时机。但略显遗憾的是,门票也将结束淡季模式,许多景区又开始酝酿涨价。应该说,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淡季降价换量,旺季适当涨价,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景区票价只要不超过物价局核准的最高票价,就无可厚非,而且旅客也能理解和接受。
但让人如鲠在喉的是,很多景区在票价上浮的同时,服务却在打折。以某国家级野生动物园为例,在淡季,票价是25元/人,游客自己驾车可以随时在猛禽区停车,近距离观看动物,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在旺季,票价是100元/人,游客却中途不能停车,必须40分钟浮光掠影游完全程。试问,这个票价差与旅游服务反向增长,如此涨价怎能让旅客心服?
由此可见,相比门票的随行就市,游客更反感景区的服务打折。因此,旅游监管部门在监控门票非正常增长,合理引导景区摆脱“门票经济”的同时,更该对景区的服务进行管控。首先,要严格控制景区的最大承载人数。过大的景区承载量,是旅游舒适度降低的重要因素。试想,景区内人如潮涌,“看景变成了看人”,谁还会有心驻足风景?
其次,要及时制止“附加服务”打折。比如,部分景区在淡季可以不限次数的摩天轮、旅游观光小火车等,在旺季却限制次数,这实际上也是赤裸裸的降低服务质量。相关部门一定要制止这些猫腻,保证游客的权益。再次,要制止旅游相关物品价格的疯涨。绝不能让定点饭店、景区内零售商、旅游纪念品的价格,与票价一起涨。
总之,比门票适当上浮更可怕的是,旺季的服务质量下降。景区涨价可以有,服务打折必须停。旅游管理部门一定要及时制止旅游服务打折的行为,千万莫让游客拿着旺季的高价票,享受的却是打折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