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稀 本报记者 顾艳伟
因向高校大学生推出“校园天翼宽带套餐”涉嫌强制消费和侵犯消费者选择权,中国电信桂林分公司(以下简称桂林电信公司)今年7月底,曾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责令整改(详见7月20日本报A1版)。然而,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以下简称漓江学院)的部分学生,日前再次向本报广西记者站反映,桂林电信公司依然在该校强制捆绑销售天翼手机。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赶赴桂林市展开调查。
宿舍宽带上网仍得先买天翼手机 11月9日,记者以学生身份来到漓江学院电信营业厅进行暗访调查。
在该营业厅门口,记者看到张贴着的一张桂林电信公司于9月22日发布的公告,其中称,从10月1日零时起,取消“音乐版”和“上网版”套餐。本报7月份刊发的报道披露,学生开通宿舍电信宽带后,需要办理上述两种套餐才能上网,该套餐上网密码6个小时变动一次,接收新密码限定为中国电信公司推出的天翼手机。由于这两个套餐涉嫌捆绑销售天翼手机,侵犯了消费者选择权,今年7月底,广西区通信管理局责令桂林电信公司予以改正。
营业厅工作人员介绍说,桂林电信公司目前面向高校学生主推“购机送流量”套餐,根据不同型号及价格的天翼手机分为5个礼包,礼包价格最低699元、最高3999元不等,礼包内容为一部手机、免收4兆宽带半年使用费和100元手机话费,如果学生选购了其中一个礼包,但不需要开通宽带,公司将赠送310元手机话费。此外,还有一个促销活动,即:花199元开通4兆宽带,即可获100元手机话费,开通当月桂林电信公司返还50元,剩下的50元分5个月返还,每月需缴纳35元宽带费和9元的手机月租费。
此前,漓江学院部分学生反映,上述套餐的上网方式,与已经取消的“音乐版”和“上网版”套餐的上网方式一样,开通宿舍宽带的学生,上网前仍需购买天翼手机获取动态密码,动态密码依然是6小时变动一次。
记者向漓江学院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表示,其做法涉嫌捆绑销售天翼手机。对方称,他们现在有一个只需使用固定密码就可上网的套餐,宽带上网流量为512K,每月费用39元。记者要求提供该套餐的宣传资料,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宣传资料,如果要办理该业务,马上可以办理。
学生不知道有固定密码上网套餐 11月10日,针对记者对上述营销行为的质疑,桂林电信公司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在不同阶段会推出不同的校园通信产品套餐,在主推动态密码上网套餐的同时,从8月起,也提供了两个分别为512K流量、39元/月及1兆流量、59元/月的固定密码上网套餐,并且在开学时制作了宣传单向学生推荐,以方便学生自主选择。但选择固定密码套餐的顾客占少数,所以公司目前还是以推荐动态密码上网模式的套餐为主。
漓江学院的部分学生不认可上述说法。记者在该学院采访了多位在9月份新装宿舍宽带的学生,他们均表示,没有听说过漓江学院电信营业厅曾推出过固定密码上网套餐,也没有见过该套餐的宣传资料。
漓江学院外语系学生小王、小任在9月份办理了宽带上网套餐,她们向记者证实,当初在漓江学院电信营业厅办理宽带业务时,营业员只推荐了需要动态密码上网的套餐。小王同学还告诉记者,她因为只用天翼手机接收动态密码,从来不打电话,桂林电信公司的工作人员曾专门给她打电话,希望她“多用天翼手机打电话”。
桂林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吴樱表示,不久前,该委员会曾根据部分高校学生投诉线索到漓江学院及桂林旅游专科学校电信营业厅进行暗访调查,工作人员没有主动介绍固定密码上网套餐,“在没有相关宣传资料,工作人员又不介绍的情况下,学生如何知道有固定密码上网套餐呢?这种做法,更像是在规避、应付上级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桂林市的移动通信业务市场中,桂林移动公司占有70%多的份额,桂林电信公司和桂林联通公司分享剩下的20%多的份额。桂林电信公司市场部上述工作人员坦言,该公司在桂林市移动通信市场的份额不到20%,发展校园移动通信用户是他们当前的重要业务。
校园通信业务亟待引入竞争机制
11月11日,广西区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部门在今年7月份已责令桂林电信公司除提供动态密码上网产品外,还要提供其他上网产品供学生选择。对于记者反映的上述调查情况,该部门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如其确实存在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情况,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并责令该公司如实公布所有的电信业务信息。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9月,该部门曾对广西区内部分高校的电信市场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部分高校往往只同意一家电信企业进入校园开展电信业务,使得校园通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局无法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个别电信企业在校园垄断经营或捆绑销售提供了机会。
“几大电信运营商都有能力铺设宽带线路,但有些运营商却被学校阻挡在校园以外。”该负责人说,打破校园有线通信产品“最后一公里垄断”的局面,对促进校园电信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从根本上打破垄断局面,才能确保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电信服务”。
●记者手记 当前整个社会的电信需求已趋于基本饱和,唯独大学校园是电信新增用户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大学校园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部分高校对此心知肚明,并将各电信企业间的相互博弈,变成了自己牟利的机会。于是,部分高校打着便于管理的旗号,利用资源优势,与某一电信运营商达成“默契”,学校因此获得了不菲的收益,电信运营商则增加了市场份额。而高校学生作为通信产品的消费者,其消费知情权及选择权因此受到了侵犯。
正如桂林市消委会秘书长张玉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要改变高校通信市场缺乏竞争机制的现状,需要高校管理者正视其社会责任,为电信企业的公平竞争提供平台;同时也需要教育和通信主管部门加强合作,对校园电信业务进行联合监管、规范,切实保障高校学生合法的通信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