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岱
化妆品包装最基础的功能是延长产品保质期,使之便于运输、携带且不受污染、损害。如今,在“眼球经济”“面子工程”等错误消费观念的误导下,包装的外在吸引力被日益放大,体积过大、层数过多、设计过于复杂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业内人士指出,过度包装现象暴露出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社会循环利用机制不规范、法律及监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给过度包装“瘦身”已刻不容缓。
过度包装现象普遍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大型商场的化妆品专柜,发现产品过度包装现象非常普遍。以一款祛痘产品为例,其内包装用塑料管制成,长度约10厘米,仅有食指粗细,外包装盒的大小却与一本8开书籍相仿。记者打开这个外包装盒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其容量至少可以装下10支类似的产品。
记者在另外一个知名品牌化妆品专柜看到,一款净含量为0.3克,粗细大致与中性笔笔芯相当的防水眼线笔的外包装也显得格外宽大。经记者测量,这款眼线笔的直径仅为8毫米,外包装盒尺寸却有2厘米长、1.5厘米宽。也就是说,该包装盒内最少可以放置4根相同直径的眼线笔。
除了单品外,组合套装产品也是过度包装的重灾区。例如,某品牌推出的一款组合套装礼盒包装就十分复杂,从下到上共6层,即包装盒、底座泡沫衬垫、衬布、衬沙、中层泡沫衬垫、包装盒盒盖。测量后记者发现,该包装盒的长、宽、高分别为25厘米、22厘米和7厘米,总体积为3850立方厘米。盒内装有4件产品,总容积共320毫升,约320立方厘米。即使加上灌装瓶,刨去因瓶体形状差异而导致的空隙和瓶壁厚度、瓶盖高度,该包装盒也能容下两套相同容积的产品。
事实上,我国早已针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于2010年正式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国家标准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中规定,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层数不得多于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15%。既然国家已出台标准,那么为何商家还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对此,在某品牌化妆品专柜工作多年的销售人员小周坦言,这是因为包装是消费者选择商品时的重要参考指标。相比之下,包装讲究商品的销量要高于包装简单商品。“只有商品的外包装看上去够精美、够档次,消费者才会觉得物有所值。”小周说。采访中,多数消费者的回答也证实了小周的说法。受访消费者普遍认为,包装精美的化妆品显得更加“高大上”,是送礼的首选。
企业环保意识淡薄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董同力嘎看来,过度包装现象暴露出三大问题:一是部分消费者存在虚荣消费观念;二是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普遍薄弱;三是社会缺乏规范的循环利用机制。
董同力嘎表示,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和消费者的购买负担,更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例如,一些繁琐、豪华包装物的材质采用金属化的玻璃及塑料,而这些材料很难被回收再利用,只能当垃圾处理,无论是焚烧还是填埋,都对环境不利。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专家徐海云曾算过一笔账:以衬衫为例,我国一年生产衬衫约12亿件,其中8亿件为盒装,需要用纸24万吨。以直径为10厘米的树木为标准,每7棵树可造纸1吨,那么8亿个包装盒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大树。也就是说,仅衬衫一种衣物,消费者一年就“穿”掉一大片森林。而包装衬衫所用的纸盒量,在全部商品包装中仅是九牛一毛。
监管研发双管齐下
记者注意到,尽管我国法律对过度包装的含义做出了详细界定,但却没有针对违规行为出台惩处措施,这让一些企业有了可乘之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指出,要想让商品包装更环保,唯有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合力才可实现。管理部门一方应进一步扩大监管范围,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办法和处罚标准;生产企业一方应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环境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研发对环境有利的包装材质,同时建立“谁生产谁处理”的企业商品外包装回收第一责任人制度;消费者一方应学会理性消费,树立生态文明、环保节约的消费意识,勇于对存在过度包装问题的商品说“不”。
事实上,目前已有企业意识到过度包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为避免资源浪费,他们纷纷针对产品包装推行环保举措。例如,潘婷(PAN-TENE)采用以甘蔗为原料的植物塑料作为包装材质,与传统的石油源塑料相比,这种材料每吨能减少170%的温室气体排放;佰草集(HERBORIST)80%以上的产品外包装都采用可回收降解材质制成;芳珂(FANCL)产品的包装盒及说明书均采用环保再生纸制成,容器采用可被完全分解的天然树脂制成。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包装教研室主任柯贤文表示:“可持续性包装的核心是可循环利用,其材料多见于可降解再生纸、天然树脂、生物塑料等。”不过,他同时指出,尽管可持续利用包装能大大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但与传统的塑料和玻璃材料包装相比,还存在生产技术不够成熟、性能不够稳定、材料价格昂贵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目前新型材料的使用率不高。他认为,未来只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将成本降至企业可控范围,才能拓宽使用面,切实为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