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在银行网点买的理财产品就一定是该银行的产品吗?这些产品的收益是否由银行提供担保?答案是否定的。记者日前从银行业内人士处获悉,为规范银行代销业务,银监会日前已向银行系统下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且不得对代销产品提供任何书面或口头形式的担保,不得介入代销产品投资运作过程,防范代销产品兑付风险和运营风险向银行转移。
遏制乱象
事实上,近年来银行代销业务违规频仍。今年4月下旬,农业银行北京通州支行某分理处就曝出理财产品“飞单“事件。17人在该分理处客户经理李某办公室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后,2000多万元的本金与收益均未兑现。对此,农行北京市分行称,理财产品非农行发售,建议客户通过司法途径依法解决问题。
类似的还有“华夏银行理财门”事件。2012年底,当时一批投资人在华夏银行上海某支行购买的投资产品到期后血本无归,涉事总金额高达上亿元。而原本这只名为“中鼎财富一号股权投资计划”的理财产品承诺年收益率高达11%。华夏银行上海分行随后公告称,该“计划”不是华夏银行产品,银行也从未代销过此类计划。最终,银行涉案员工获刑四年零九个月,投资者通过维权拿回本金,但未获得利息。
广东银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仅广东就发生9起“飞单”事件,涉及7家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引发数起群体性上访维权事件。
与“飞单”非法销售一样饱受诟病的还有“存款变保险”现象。代销保险虽然在银行业务范围内,但由于理财经理的欺诈和误导,消费者把原打算存银行的钱买了保险,由此引发不少纠纷。
频频爆出的理财产品纠纷以及违规代销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操作风险和声誉损失,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早在2012年,银监会就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代销业务风险排查的通知》,排查“飞单”隐患。2014年4月,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文,对银行代销保险业务进行规范。
银率网分析师牛雯看来,此次银行下发《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监管部门整治银行代销业务乱象的决心。
严格把关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界定范围,即商业银行根据合作机构的委托,通过本行渠道(包括银行营业网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Pad银行、自助系统及其他电子渠道)代为销售非本行金融产品的代理业务活动。其中还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且不得对代销产品提供任何书面或口头形式的担保。“实行名单制管理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担负起对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合作机构资质及运营状况的审查责任,对合作方的资质、信誉都要有全面了解,相当于让银行来给代销产品把第一道关,也减少了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付出的调查成本。”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分析道。
该经理进一步分析指出,名单制管理对消费者非常有利。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了解一家机构的资质实在太困难,但在银行对合作机构实现名单制管理后,银行代销的产品首先经过了银行的第一道风险把关,大大降低了代销产品发行机构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牛雯也表示,一旦实施名单制管理,就相当于要求商业银行在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前要进行严格审查,销售后要做跟踪,如果后续跟踪评价低,要对合作机构实行产品禁入。
加强内控
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代销产品业务违规问题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员工业绩压力大。目前,每个银行网点都有代销考核指标,若当月销售没有达标,会从整个网点的绩效中扣除奖金,而网点理财经理的业绩则是直接与销售挂钩。
曾代理多起银行理财产品纠纷的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远忠认为,要遏制代销乱象,除了加强对代销业务的规范管理,还需要解决目前银行内部管控普遍不到位的问题。此外,监管部门还应要求银行建立代销产品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甚至还可以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设立10天左右的冷静期。
张远忠同时提醒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要注意销售文本是否有银行印章,产品编码是否能在中国理财网上查到,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如果是银行职员在银行办公场所为消费者办理‘飞单’业务,就构成表见代理,这种情况下出现问题,涉事银行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这需要消费者进行举证,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好全程进行录音。”张远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