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国内外景区门票比较:票价收入比微降
江苏消费网 (2015-05-08)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记者 孟刚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了《我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 (2015)》(以下简称《分析与比较》)。其中指出,近3年来,我国5A级景区门票的平均价格和居民收入之比呈逐年微降趋势,不能得出5A级景区门票上涨过高的结论。专家认为,遗产型和社会型(尤其是遗产型)景区作为准公共产品亟须制定合理的价格制度。

 

全国仅1家景区门票降价

 

自2007年5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北京市故宫博物院等66家景区为全国首批5A景区之后,我国5A级景区的数量就逐年增长,到2012年达到145家,2013年达到175家。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共有5A级景区186家。从省区分布来看,江苏省5A级景区的数量最多,为19家;其次为浙江省,有11家;再次是河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均为10家。青海、西藏和天津的5A级景区数量最少,均只有2家。《分析与比较》显示,我国5A级景区的门票价格以100元—200元居多,其中价格在100元—200元之间的景区有81家,在50元—99元之间的景区有40家,在20元—49元之间的景区有12家,在1-19元之间的有2家。而在200元以上的景区有16家。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A级景区门票的平均价格呈地区差异。从我国的四大区域看,2014年东部地区的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最低,为97元;中部地区最高,为134元;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07元和113元。具体来说,湖北省5A级景区门票的平均价格最高,为169元;之后依次是重庆(149元)、江西(147元)、安徽(142元)、云南 (141元)、贵州和辽宁(140元)。北京最低,为29元。

在涨价方面,自2012年至今,我国共有28家5A级景区调整了门票价格,其中仅有1家景区降价,27家景区涨价,涨幅集中在31元—60元之间。

 

门票均价与人均收入比微降

 

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的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游客数量连年攀升。与此同时,业界各方对景区门票价格过高且频繁涨价等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几乎每到旅游旺季,景区门票价格都会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5A级景区的门票价格及其变动,更加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继完成了《2013年中国4A、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分析报告》后,重点围绕5A级景区进行数据分析,搜集其他国家知名景区门票价格及变动数据,编制完成了《我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专题报告,旨在为政府决策、景区运行、社会认知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与比较》显示,将全国所有5A级景区的门票平均价格与居民收入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2012年—2014年我国5A级景区的门票平均价格与当年农村居民月度人均纯收入之比分别为16.52%、14.84%和13.59%;与当年城镇居民月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5.32%、4.9%和4.66%。此外,新增5A级景区的门票平均价格与农村和城镇居民月度人均收入之比分别为 14.25%、12.01%、11.4%和 4.59%、3.96%、3.91%。由此可见,近3年来,无论是新增的5A级景区还是原有的景区,其门票平均价格与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之比均呈现微幅下降的趋势。

此外,将全国所有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与居民的消费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2012年—2014年我国5A级景区门票的平均价格分别相当于当年农村居民月度人均消费的22.14%、19.92%和16.03%;相当于当年城镇居民月度人均消费的7.84%、7.32%和6.73%。

将2009年—2014年全国5A级景区门票的平均价格同比增幅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先降后升,后者先升后降,二者呈反向态势。

 

国家公园亟待建立管理模式

 

针对5A级景区价格是否过高的问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告诉本报记者,很多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的判断和感知。就需求而言,居民的收入、消费情况是重要的判断依据。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5A级景区门票的平均价格与居民收入、消费之比均呈微幅下降趋势;而且在多数时段里,其增幅都小于同期CPI增幅,所以不能得出5A级景区门票上涨过高的结论。就供给而言,核心资源属性和景区管理体制是判定景区门票价格合理与否的两个重要依据。在目前所有的5A级景区中,若按核心资源属性划分,遗产型景区占绝大多数,比例超过80%;社会型和商业型景区相对较少,比例各约占10%;按景区管理体制划分,地方政府主导型景区最多,比例约占70%,其次是事业单位型景区,比例约占15%;非国有企业主导型和混合管理型景区相对较少。也就是说,大部分5A级景区都依托于自然和文化遗产且由地方政府主导 (景区内一般设有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由国有/控股企业负责具体经营)。不少消费者认为,既然是依托老天爷和老祖宗的遗产且为地方政府主导管理,那么民众似乎应免费享受这些公共资源,这也正是人们认为我国景区门票价格过高的最根本原因。

宋瑞表示,目前我国约有2万余家景区,对于这些景区的门票价格孰高孰低、是否合理、该涨与否、如何调整等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在影响景区门票价格的各类因素中,应关注核心资源属性、景区管理体制,尤其是核心资源属性,它是决定景区定价原则、方式的重要依据。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商业型景区的定价原则、依据较为清楚,由供给者按照价格规律,在考虑成本和利润的基础上自主定价。而遗产型和社会型(尤其是遗产型)景区作为准公共产品,其供给方式和定价方式较为复杂且未有统一、明确、完善的价格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相对含糊,定价原则、方法、依据、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也不甚完善。加之景区门票收支不公开,从而导致社会各界对景区门票价格问题不解、不满。

宋瑞告诉记者,一个国家和地区,究竟是将遗产类景区作为福利性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低价甚至免费向所有公民提供,还是将其作为一般性商品按照价格规律提供给部分消费者?一个国家对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到底是采用垂直性的中央集权化管理,还是条块式的部门化和属地化管理?这些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其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管理理念、社会发展条件,也决定了景区管理体制和景区定价机制。不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制度”,这必然是国家旅游资源管理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究竟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探索出既符合国家公园一般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还有待全国各有关方面的继续探索和努力。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