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时风“咬手”谁担责
江苏消费网 (2014-06-0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记者 李建

5月29日,河北农民朱万朋诉山东时风集团聊城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风聊城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及产品责任纠纷案,在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法院开庭。围绕擅自改变机型结构是否构成欺诈、中置式玉米收割机是否存在产品质量缺陷、该缺陷与受害人受伤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双方争辩激烈。

针对联合收割机伤人事故增多的现状,专家提醒,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机安全工作,进一步规范培训、监管以及事后处理等环节,严防农机事故发生。

手被“咬”伤

“就保住了3个手指头,这只右手算废了。”31岁的朱万朋庭审前面色平静,肿胀的右手上,蜈蚣似的伤疤一直延伸到小臂。对于1年多前的那场意外,朱万朋至今记忆犹新。

2012年9月13日,家住任丘市北辛庄乡三浒村的朱万朋,花费5.9万元在任丘市泰兴农机经销处,购买了一辆时风聊城公司生产的时风4YZP-2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该机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

9月30日,朱万朋进行玉米收割作业时,由于割台堵塞,伸手去清理,右手被挤入搅龙。朱万朋迅速呼喊地头另一侧的同伴。同伴跑过来将机器熄火,拨打119报警。消防官兵赶到后,用专业扩张设备将两个搅龙撑开。朱万朋被送至医院做手术,保住了3个手指,但右手功能完全丧失。朱万朋住院治疗了3个多月,花去医药费17万余元。

收割机为什么会“咬手”?朱万朋说,受伤后他先后查阅十余起收割机“咬手”案例,发现其中多起案例与时风4YZP-2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有关,且发生事故的原因也十分相似,都是收割机工作期间前台堵塞,操作者用手清理时手被“咬”伤。朱万朋怀疑该收割机存在质量问题,但自己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鉴定费用。而经销商和厂家以其违反操作规程为由,拒绝担责。

2013年7月17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取消山东时风(集团)聊城农业装备有限公司4YZP—2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农机购置补贴资格的通知》(农办机〔2013〕26号)。通知说,时风聊城公司4YZP—2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于2011年获得部级推广鉴定证书,但实际销售中,该公司将机具输送槽偏置结构改为中置结构,与鉴定机型结构不符。该公司将机具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产品仍旧按原来的补贴产品销售,其做法属套取补贴资金严重违规行为。

按照农机试验鉴定有关规定,机具结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应申请重新鉴定,但时风聊城公司并未向农业部申请重新鉴定。朱万朋认为,没有经过农机部门鉴定的产品是不合格产品,销售这种产品就是在欺诈消费者。

责任谁担

2013年9月26日,朱万朋将时风聊城公司及经销商诉至任丘市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19万余元;判令撤销原告与被告玉米收割机买卖合同,机器退还被告,返还原告购机款5.9万元;判令增加赔偿原告3倍购机款17.7万元。

今年2月20日,任丘市法院委托的任丘市法医鉴定中心出具了鉴定意见,朱万朋右手损伤属于七级伤残。今年5月29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中,时风聊城公司辩称,收割机输送槽改变结构与朱万朋受到伤害无因果关系。输送槽的功能是把摘下的玉米棒子输送到货厢中,无论怎么改也不会与割台堵塞有关。即使割台存在易堵塞的情况,也只是存在产品缺陷,有可能导致用户伸手去清理,但不是必然用手清理。因此,它与朱万朋右手受伤是一种可能性的间接关系。根据法律规定,没有直接关系的伤害不会得到赔偿支持。

其次,厂家在机器上贴有醒目标识,在说明书中反复说明堵塞时必须停机操作。朱万朋违规操作是导致受伤的唯一原因,与机器没有关系。第三,朱万朋没有农机操作证,严重违反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应自负本次事故全部责任。

时风聊城公司承认违反程序、脱离监管,应被处罚,但同时认为停补贴与朱万朋受伤两件事之间没有牵连,并称改型尽管未按规定申报,但事实上却是“越改越好”。

朱万朋认为问题就出在输送槽上,因为输送槽的工作状态会影响到割台,如果是偏置结构,割台不会出现堵塞,即使有堵塞,也会自行跌落在地,不会出现人去清理的现象,也就不会造成人员伤残。

朱万朋的代理人曹巍律师称,时风聊城公司改变机器结构,依法应当经相关部门认证,其未经认证,以中置结构的机器冒充偏置的机器销售,违反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侵犯了原告对商品的知情权,买卖合同存在重大误解,属欺诈消费者,原告有权主张退还购机款,并要求给予加倍赔偿。同时,机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原告受伤与时风聊城公司擅自改动结构有直接关系,原告的损失应由时风聊城公司承担。

加强监管

庭审结束后,曹巍拿出从农业部官网上下载的农办机〔2013〕26号文件,以及《甘肃农民报》2013年8月12日刊发的一篇题为《问题“时风”坑苦农民》的报道。记者看到,文件及报道中称,2012年玉米收获期间,时风4YZP-2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在甘肃省金塔、高台县等地作业时,先后发生9起致农民伤残事故,引起重大群体质量投诉事件,且均为中置结构。文件要求甘肃省农机局代表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对时风聊城公司进行告诫谈话,责令其做出深刻检查、加强整改;继续组织开展致伤致残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针对厂家“没有农机操作证、违规操作”的指责,朱万朋说:“经销商没有告诉我相关信息,机器的安全系数太低,割台每几分钟就堵,厂家为什么不配备专用的清掏工具?”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机械的补贴投入越来越大,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迅猛增加,致人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河北省农业厅农机鉴定站一位工作人员称,农机管理部门在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对农机手进行引导,逐步把农业机械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交强险投保等纳入日常工作,同时建立起一套处理农机安全事故的机制,并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另一方面,农机生产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有前瞻意识,除确保产品质量外,还要站在使用者角度,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操作从产品设计上尽可能地避免,对不能避免的危险操作行为,要设计醒目的警示标志。对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进。

编辑:胡婕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