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代吃代喝代为感受 另类消费能走多远
江苏消费网 (2019-04-3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曹丽娟制图

  ■本报记者 桑雪骐

  网络世界,无奇不有。继新奇的花钱请人夸别人或者夸自己的“夸夸群”出现之后,如今网上又兴起了花钱请别人替自己吃喝的代吃代喝业务。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种业务跟风的多,真正成交的少。专家也提醒消费者,由于缺少衡量标准,因此双方应尽量进行清晰的服务约定,并在第三方平台上完成交易。

  体验篇

  意念喝奶茶

  近段时间,一种关于花钱请人代吃代喝的话题忽然就上了热搜。据悉,只要支付吃喝的成本并增加一定的服务费,就可以找别人替自己去吃平时自己想吃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吃或者不方便吃的东西。对此,记者充满好奇并决定尝试一把。

  记者首先在淘宝上以“代吃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看到下拉列表中有“代吃服务”“代吃代喝”“代吃火锅、炸鸡、麦当劳”等内容。看来,这些就是这项服务的主要内容了。但是记者发现搜索出来的内容一个页面都没有撑满,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代缴社保等内容。其中只有6款可以提供代吃服务的内容,报价从0.2元到5元不等。

  记者点击了第一个内容,其报价为0.2元,卖家“漫之形”位于扬州,店铺是4星级。其产品介绍中写着“用意念喝,是件好事,省钱又活跃大脑。”记者点击购物车,发现选项竟有15项之多,比如“美式咖啡(加冰+不加冰)”“珍珠奶茶(加冰+不加冰)”等。不过只有1个评价,是好评。记者询问卖家此项业务如何完成,卖家表示由记者下单,卖家去喝,可以给记者发照片直播,还会有味道的描述。于是记者选择了“香草风味拿铁(加冰+不加冰)”的选项,下单后付款。

  记者询问购买这项服务的人多不多,卖家表示此项业务刚刚上线,她主要卖的是“教训”,随后发给记者一个标价为0.2元、花钱买教训的链接,链接主图标有“大家好 我是骗子”的字样。“难道代喝奶茶也是卖教训?”记者问。“你真聪明!”卖家回复。记者明确告诉卖家,卖教训和代喝奶茶是两个商品,记者要求服务兑现,并再次询问何时“交货”。卖家表示晚上。但是当晚卖家并没有“发货”。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催促,并提交了退款申请。可是卖家却关闭了退款申请,并表示马上“发货”。但到下午16点39分,记者仍然没有看到卖家反馈,于是再次表示如果不“发货”将进行投诉。这时卖家又说“详情页上写的是意念喝的”。直到当天17点,卖家才晒出了一张手握奶茶的照片。记者询问是什么味道,卖家潦草地回答“甜甜的,苦苦的。”

  下单人不多

  记者又在闲鱼上搜索代吃服务,发现这里倒是有不少选项。记者首先找到一位成都的卖家,其报价10元,店铺详情页中写着代吃的范围是火锅、麦当劳、西餐、甜点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吃不了”。同时注明了“你下单我来吃,可以拍视频,保证让你身临其境”的内容。记者留言询问是否可以代吃一顿成都小吃。卖家回复“真没想到!”卖家告诉记者,他只是跟风发布的,记者是第一位客户,目前并没有一个服务规范或者模板,周围也没有其他朋友提供这项服务。“如果我不满意,你有什么赔偿吗?”记者又问。卖家回复说自己还不专业,但是会吃到记者满意为止。记者只要支付饭费,并报销来回的路费就可以了。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一位浙江卖家,其商品报价是10元。除了注明代吃的范围,还有拒绝代吃的范围,包括不熟或过期变质了的食品、猫粮狗粮等各种宠物粮食、树皮鞋底等饥荒时期代替餐品等等。买家可以选择到店(预约时间)或者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外卖等,代吃方式可以是拍照、视频、语音等。页面还特别注明了“保证身临其境,犹如自己在吃一样”。

  记者询问是否可以代喝奶茶。卖家告诉记者,以前的订单都是代吃饭的,所以可以吃外卖,也可以到店吃。不过订单也不多,记者是第三位下单的买家。“你真的要下单?我还没试过呐。”卖家表示,如果需要马上喝,记者可以点外卖,因为她正在上班。随后卖家给了记者一个地址。

  调查篇

  谁在为“代替服务”买单

  今年初,电商平台上就出现了“15元代堆雪人”的“业务”。记者在搜索代吃代喝商品时,发现可以代替的不仅仅是吃喝,有养宠物的卖家还挂出了代撸猫撸狗的商品链接。其商品详情页中介绍,自己家里有一猫一狗,可以撸到人“心痒难耐”。还有的卖家表示,能提供代看综艺、电视剧等服务,“看完给你讲剧情,还可以写观后感”。还有卖家表示可以代人打游戏,不过这类服务一般都会有完整的服务内容及收费规则。

  “你会花钱找人替你吃喝吗?”记者以此问题询问了身边的一些消费者。“我觉得这就是有钱闲的。”中年消费者苏先生表示,花钱请人代吃代喝和花钱请人吃饭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而且视频和描述再详细,也不可能带给自己身临其境的快感。”苏先生说如果有人花钱请自己代吃喝,倒是可以尝试。

  中年消费者吴女士则表示自己爱好烹饪,经常做出各种面包、甜点请周围的朋友、同事品尝,别人爱吃,自己心里也高兴。但是,对于这种花钱请陌生人代吃代喝的交易,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一位卖家告诉记者,他其实也是因为这个事情有意思,才打出销售贴的,并没有指望能有多大的收益。从他接到的订单来看,下单人群通常是好奇的年轻人,“有的是怕自己吃了会胖或者血脂高,有的就是看别人吃得香自己就高兴,还有的人是为了拿到素材发朋友圈或者做小视频”。

  一位身份为在校大学生的卖家表示:“学生党都穷,巴不得有人请自己吃喝呢!”所以只要是不亏本的正常饮食订单都可以接。“不过订单真的不多。反复下单的人更少。大多数人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吧。”她说。

  提醒篇

  下单前应明确收费及服务约定

  据悉,代吃代喝服务的突然走红,更多是源于热门博主“迷惑行为大赏”的一条微博。该博主提及了某电商二手平台两位卖家为了某品牌茶饮的代喝服务互相竞价,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和跟风。

  国家广告研究院研究员马旗戟分析指出,“代”经济,简单来讲可以分为形式代理(过程代理)和实质代理(结果代理)。前者如代开会、代交货,重点不在于代理人,往往不涉及到被代理人的权利权益转让,偏重于简单劳务。后者如代出嫁、代写作,重点在于替代的结果和实质,涉及到代理双方的权益权利。

  目前热门的代吃代喝现象可能正好是两种类型的“跨界”,既可能是简单的代吃(偏重打卡、拍照),也可能包括代吃的过程、感受和总结。这种复杂的“代”,会带来复杂的委托约定和履行的判定,很容易产生纠纷。

  马旗戟认为,目前看来,代吃代喝服务虽然活络,但无法形成规模和潮流。从当下生活方式和生活时尚方面看,代吃代喝服务的出现,更像是一种新时尚体验,而非一种典型的委托经济或代理经济。虽然从法律或情理上讲,它可以有比较确定的规则原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包括违约、不充分履行、残缺交付、质量欠缺等等。

  记者注意到,不论是代吃代喝、代撸猫狗还是花钱买教训,其销售页面都注明了“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对此,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会会长邱宝昌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后悔权,但是,其中第二十五条又规定了四种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同时规定“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对于代吃代喝这种新兴网络交易,除了卖家不兑现服务外,其他服务标准、收费价格等更多的是依靠买卖双方的约定。因此,买卖双方在下单前,应明确要求代吃的食物以及代吃服务完成的细节,避免纠纷的产生。另外,饮食安全责任也应该在下单前进行约定。

编辑:张宜贺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