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4月9日共同发布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2018年,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实现9870.4亿元,累计增长8.5%,增速较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增速加快趋势,且增速超过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平均增长水平2.8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累计增长4.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衣着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2018年占比为6.5%,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和过去相比,人们在医疗、教育、服务等项目上的开支占比越来越大,挤压了服装消费。
具体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我国服装消费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价增量减。201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累计增长0.9%,增速较2017年放缓4.5个百分点。其中,男装累计增长0.4%,增速较2017年放缓1.9个百分点;女装累计增长0.9%,增速较2017年放缓4.7个百分点;童装累计增长6.7%,增速较2017年放缓1.1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量累计下降4.2%,增速较2017年放缓8.4个百分点。价格上涨是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201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单价累计上涨5.3%,较2017年提升4.1个百分点。
服装网购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电商快速发展,网购消费增速明显快于线下实体店,但随着网民增速放缓,以及销售规模基数的扩大,网购增速开始出现回落。2018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198亿元,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4%。其中,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增长22%,增速较年初放缓14.8个百分点。
年轻化、时尚化品牌升级力度加大。传统服装品牌近年来加大核心业务上的投入,回归到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定位上:一是细化服装设计,从单一风格拓展为休闲、潮流、都市、街头、森系等多样风格,满足消费者年轻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二是创新开展跨界合作,借助其他行业知名品牌的潮流特点,提升服装品牌的形象升级,实现跨界共赢;三是推出设计师联名款,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四是推送新生代偶像明星、网红等爆款,形成粉丝经济;五是加大对时装秀、重大活动以及社交媒体的投入,保持市场热度。
门店升级效果显著。2018年,服装品牌门店调整力度较大,新渠道布局和精简存量门店同时进行,通过升级门店形象、调整陈列布局、改善视觉效果、引入智能设备、提升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为消费者创造更加有温度的购物环境和更丰富的购物体验。门店升级和产品升级相匹配的品牌取得明显成效,业绩提升速度较快。例如波司登通过参与纽约时装周,推出国际设计师联名款,提升门店科技感、场景感等措施,从服装设计到门店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品牌升级,实现羽绒服全年零售额突破百亿元。
科技感将快速融入时尚消费。人们对新科技的渴望将加快提升各行各业的科技含量,服装消费的时尚元素将不仅是美观、潮流,科技感也将成为一种时尚消费。服装品牌将从产品设计、产品材质和门店环境三个方面加快科技与时尚的融合。一是重构产业链,打破生产端与消费端、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服装设计与消费需求有效对接;二是推进产品创新,可穿戴设备和创新型面料将赋予服装更多功能;三是增加门店科技感,3D试衣镜、互动电子大屏、环境体验仓等黑科技将更多地应用到门店,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服装品位将更多源自品质和专业。服装是追逐时尚的商品,更是体现匠心的作品。尽管潮流层出不穷,营销丰富多彩,但市场热点的背后,是服装品牌对主业的坚守,是消费者对品质的认可。随着我国消费者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人们将更加注重服装内在的品质、功能和工艺,服装消费的品位将更多地从品牌的历史沉淀、功能的精准定位、设计的专业水平、工艺的精细程度、面料的质感舒适度,以及导购的服务品质中得到体现。
消费者也将更加关注品牌的社会形象。新一代消费者不仅关注商品本身,而且也会在意自身消费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从而重视品牌的社会形象。(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