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80后90后成失眠大军主力 睡眠经济悄然兴起
江苏消费网 (2019-0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1日电 题:【社会37度】“80后”“90后”成失眠大军主力 睡眠经济悄然兴起

  记者:张尼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睡个好觉似乎变成了一种奢侈。

  有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正成为失眠大军中的主力。

  

资料图:2014年3月21日,山西太原,民众在专业催眠师的引导下睡觉。 韦亮 摄

资料图:2014年3月21日,山西太原,民众在专业催眠师的引导下睡觉。 韦亮 摄

 

  3亿睡眠障碍大军:“睡不着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午夜12点半,潇潇(化名)躺在床上刷着微博,虽然窗外已经夜深人静,但是她还是没有办法入睡,她想看看手机上的无聊内容,帮自己入睡,但是越看越精神。

  她知道,每当进入这种状态,自己很可能又要迎来一个“不眠之夜”了。

  “睡不好觉的问题从工作以后才慢慢出现的,过去学校宿舍的同学作息都比较规律,到点就会睡觉,但是自从工作以后,这样的习惯越难越来坚持。”潇潇说。

  28岁的潇潇,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平常加班到九十点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回到家时就已经晚上11点左右,而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困了。

  “最严重的时候我能就这样躺到天明,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潇潇说,因为缺觉,自己的黑眼圈比同龄人严重很多,无奈只能用粉底来遮盖倦容。

  而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贺岩(化名)也长期忍受着“缺觉”的折磨,因为工作太忙,他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间最多六小时。

  “通常结束工作都是晚上12点之后,第二天不到7点就要起床上班,最痛苦的就是早上起床,要上两次闹表才能被吵醒。”

  贺岩说,睡够8小时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简直就是奢望,为了补觉,他甚至练就了在地铁里也能“眯一会儿”的技能。

  事实上,受睡眠困扰的人远不止潇潇与贺岩。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

  

资料图:2018年3月21日,江西某高校学生上睡眠体验课。 邓缘 摄

资料图:2018年3月21日,江西某高校学生上睡眠体验课。 邓缘 摄

 

  “80后”、“90后”正成为失眠主力军

  令人担忧的是,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像潇潇这样的大城市的年轻人似乎成为了“高危人群”。

  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全球睡眠状况及睡眠认知最新调查数据。调查显示,6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只有5.1%睡眠处于“甜美睡眠”状态。

  同年,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压力大,北京的年轻人睡得最少,平均时长不到7小时。

  工作压力大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七成互联网用户受其影响。其次为生活压力、环境因素、个人习惯等。还有超过58%的网友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80后”、“90后”正在成为睡眠障碍的主力军。与此同时,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也不尽如人意。

  而前不久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6到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62.9%,其中,13到17周岁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81.2%。

  “缺觉”似乎成为了覆盖中国社会各个年龄段的问题。

  

药店中出售的助睡眠褪黑素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药店中出售的助睡眠褪黑素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失眠背后的商机:“睡眠经济”悄然兴起

  “为了提高睡眠质量,我也曾经尝试过各类保健品,还去办过美容院的按摩卡,只要是能让我睡个好觉,花些钱也愿意。”潇潇说。

  和潇潇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失眠大军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同时,有些商家也发现了商机。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关键词“助睡眠”,立马弹出大量“助睡神器”。

  从褪黑素、睡眠枕、助睡眠香薰这样的传统商品,到被冠以“黑科技”的安眠手环、失眠贴、睡眠喷雾、睡眠音响等等。商品价格也相差悬殊,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例如,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安眠手环,咨询商家时被告知手环采用的高科技,佩戴15天左右就能起到助睡眠的效果,并且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而这款标着美国出产的手环的卖到了两千多元。

  

某商场中出售的各类睡眠枕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某商场中出售的各类睡眠枕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在线下,一些大型超市、商场的不少商品都打上了“助眠”标签,并且价格不菲。

  某商场一款号称有护颈、助睡功能的枕头标价1700多元。据商家介绍,类似产品的销售情况很好,不少顾客都愿意花上几百甚至上千元购买助睡眠的产品。

  此外,一些与睡眠相关的APP也相继上线。有些可以记录使用者的睡眠状况,生成睡眠报告,有的可以通过助眠音频帮助用户入眠。不少APP的安装量都超过了千万次。

  不过在试过五花八门的产品后,潇潇并不知道哪些真的能帮助自己。

  “这些产品有的买来有点效果,有的好像又完全没有感觉,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心理上的一些安慰。”潇潇说。

  

 

  资料图:2017年3月20日,重庆涪陵红酒小镇举行“健康睡眠远离慢病”主题活动。 陈超 摄

  拿什么拯救我的睡眠?

  医学上认为,睡眠障碍包括了“睡不着、睡不醒和睡不好”三大类90余种睡眠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生产安全和生活质量。

  2015年,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针对不同年龄层给出了睡眠指导建议:

  新生儿每天睡14至17小时,3至5岁儿童睡10至13小时,6至13岁学龄儿童睡9至11小时,14至17岁青少年睡8至10小时,成年人睡7至9小时,65岁以上老人睡7至8小时。

  对于国内很多年轻人来说,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变得十分困难。

  在中国科协睡眠呼吸科学传播首席专家郭兮恒看来,睡眠障碍最主要的诱因和精神心理有关系。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一定要调整心情,放松心态,以及养成有规律的作息。

  “电子产品的普及、夜生活丰富令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对他们的睡眠产生了很大影响,未来这种年轻化的趋势可能还会加重。”他建议,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再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来替代刷手机。

  

资料图:玩手机的“低头族”随处可见。 徐崇德 摄

资料图:玩手机的“低头族”随处可见。 徐崇德 摄

 

  但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根据武汉科技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智勇及其团队在2018年1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目前,超过八成的劳动者承受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处于过劳状态。

  与此同时,生活在“高压”状态下的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

  2018年,网民上网时间继续增加,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较2017年底提高0.6个小时。其中,即时通信类APP用户使用时间最长,占比为15.6%。

  “晚上只要不看视频、不刷微博就会觉得空虚,拿着手机才‘有安全感’。”潇潇说,自己曾经尝试过几次晚上不看手机,但是很快就坚持不下来了。

  最近,她网购了几本感兴趣的书,打算晚上没事儿的时候读一读打发时间,但是她还一直没有打开包装。

  “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改掉熬夜刷手机的习惯。”潇潇说。

编辑:张宜贺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