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工信部密集出拳 打击电信乱象、网络诈骗添新招
江苏消费网 (2018-07-13) 来源:新华网
阅读: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王莹)一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都是百姓的“痛点”所在,不仅严重侵害人们的切身利益,也极大影响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近期,工信部连续发声,对手机“黑卡”、不明扣费、诈骗电话、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网络诈骗等乱象加大整治力度,为诚信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手机不明扣费——下月起,运营商需向用户发短信对账单

  不明扣费是困扰广大手机用户的老大难问题。据媒体梳理,产生不明扣费的“套路”主要有三:一是外呼营销,指用电话方式进行营销、售后、回访等业务。用户在没有搞清楚客服意图时,就已经“被同意”订购新的增值服务或新的套餐。二是免费升级。回馈新老用户,免费升级皆大欢喜,但在免费期结束前,只要用户不主动通过某种方式回复取消业务,运营商就默认用户将继续接受这项业务,并开始对用户收费。三是病毒式推广。运营商有时会和其它企业进行合作,将自身的计费代码提供给后者。但一些企业将恶意插件加入APP安装包里,在运行APP时跳出很容易被误点的提示框,甚至根本没有提示框,让用户在没有留意的情况下选择了付费服务。

  针对这些扣费陷阱,工信部近日大力核查并表示,已督促电信企业立即纠正错收费行为,并要求从下月起以短信方式按月向用户主动推送通信账单信息,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垃圾短信退订难——关停涉事短信端口,责令全面整改

  绝大多数手机用户都会经常收到商业短信、垃圾短信,但“回复TD退订”后并没有效果。

  早在2015年,工信部就发布并实施《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对拒绝接收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停止向其发送。违者,通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在不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违者将被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或同时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行业监管条令和运营商的管理要求,发送商业短信必须标注可退订的提示,而一些不规范商家出于不想让用户退订的目的,在退订指令上玩各种障眼法,导致用户即便回复“TD”也没有用。

  对此,工信部近日在官网表示,立即核实媒体报道所涉具体问题和典型案例,已关停发送垃圾短信的短信端口31个,约谈涉事企业,责令其全面自查整改。

  电话诈骗、骚扰电话——加强实人认证、建成技术防范体系

  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7月,“400”涉案号码已从2016年初月均700余个下降至个位数;12321举报受理中心接报的诈骗电话举报数量呈现整体持续下降趋势。

  电话诈骗案件的下降,既有政策上的不断加强,也有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备。自2016年9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央行、银监会联合发文规定电信企业(含移动转售企业)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以来,实名制在打击电话诈骗方面贡献重大。2018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纵深推进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九项重点任务,排在第一的就是“切实加强实人认证工作,持续巩固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成效”。

  同时,2017年7月,全国诈骗电话技术防范体系初步建成,完成国际以及31个省级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建设。工信部当时表示,系统上线以来,已累计处置来自国内外的涉嫌诈骗电话呼叫近1.16亿次,通过与公安机关和银行部门的工作联动,及时劝阻受害客户2.2万余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800余万元。据介绍,“诈骗电话技术防范系统”由工信部与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建设,已实现与公安部的警情数据连接,智能识别和拦截有关通讯信息诈骗号码。

  针对骚扰电话问题,近日,工信部表示,已处置涉嫌营销扰民的电话号码及关联号码82个,约谈涉事企业,责令其全面自查整改。情况查明后,将依法处理违规企业,问责涉事人员。此前,工信部已联合十余个相关部门制定了专门方案,近期即组织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一是加强通信业务和资源管理,严控骚扰电话传播渠道,防止通信资源被用于营销扰民。二是多部门联合行动,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各行业商家的业务推销行为,整治营销扰民乱象。三是增强技术防范能力,加强骚扰电话的预警、监测、识别和拦截。

  手机“黑卡”——加强技术监测、加大态势分析

  本月10日,工信部表示,在对手机“黑卡”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个别移动通信转售试点企业(虚拟运营商)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管理要求,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已经办理了入网实名登记手续的电话卡,通过路边摊贩或电商平台进行二次售卖。

  工信部约谈相关违规虚拟运营商,要求涉事企业针对实名登记、渠道管理等方面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到位。工信部对电商平台进行重点监管提示,加大对平台商铺违规销售电话卡及相关违法信息的监测处置力度。

  此外,工信部要求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加强技术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对异地批量开卡销售、诈骗高发区域异常售卖等行为加大监测预警和态势分析,对疑似诈骗号码及时通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工信部将继续督促相关企业持续从严做好电话用户入网实名登记工作,依法加大对各类电商平台、网络销售渠道违规销售电话卡的监测和处置力度,对发现的手机“黑卡”及时会同公安机关依法从严打击处理,切实维护广大用户合法权益。

  钓鱼网站、恶意程序——加大整治,加大监测分析,及时依法处置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互联网金融仿冒网页已超过4.7万个,受害用户达11万人次。专家指出,山寨网站以假乱真,用户稍有不慎便会“入坑”,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甚至被不法分子骗取钱财。

  “虚假钓鱼网站通常伪装成银行、电商等涉及在线支付操作的网站,意在窃取用户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云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网民在登录此类网站时应提高安全风险意识,“比如尽量使用主流浏览器并开启钓鱼网站拦截功能,对资质和安全性存疑的网站,也可通过权威数据库先查询确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也建议,斩断虚假钓鱼网站背后的黑色产业链,需要监管部门严控全过程、覆盖全环节,既要通过网站实名备案制严把传播源头,也要通过动态监测机制和追踪技术,及时发现可疑的网络欺诈链接。

  2018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纵深推进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整治,有效降低网络诈骗威胁风险。加强对仿冒政府、教育、金融机构等钓鱼网站和涉嫌诈骗类恶意程序的监测分析和信息共享;及时依法处置钓鱼网站和诈骗类恶意程序;及时提醒诈骗类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风险情况。(新华网综合报道)

编辑:孙婉婉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