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维权要闻 >> 正文

维权要闻

借记卡被盗刷40余万 银行要全额赔付
江苏消费网 (2016-04-0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记者 刘浩

  银行卡就在身边,卡中40余万现金却遭盗刷。为此,储户冒先生将银行告上法庭。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由银行对冒先生的损失全额赔付并支付相应利息。

  案件

  40余万元莫名消失

  美籍华人冒先生2008年在上海一家银行申办借记卡,使用数年来未曾丢失,也没有异样情况。2013年11月,冒先生飞往美国,后于2014年2月回到中国,直到他要办理某项付款业务时,被告知卡内余额不足,才发现自己银行卡内原有的40余万元已经消失。

  经查,2013年12月1日,冒先生的借记卡遭盗刷。其中42.8万是由江西省南昌市的一POS机分二笔交易转出;另外一笔2200元的款项由南昌市一个ATM机上被取走,并产生手续费26元。

  随后,冒先生前往江西报案,随后又至开卡银行所在地上海市长宁区公安局报案。经公安侦查,持有涉案POS机的商户是否实际存在已经无法查找,POS机所有人(申请人)身份尚未核实,涉案ATM机取款录像因时间过长已没有,无法查找取款人。

  于是,冒先生将银行告上法庭。他认为银行对自己的财产没有尽到保障交易安全的义务,存在过错,因此请求上海市长宁法院判令银行全额赔付并支付利息。

  争议

  涉案卡片是否是伪卡

  冒先生认为银行负有责任,银行方面则辩称,涉案借记卡的交易记录都是凭密码进行,冒先生自己没有保管好密码,应该自行承担后果。而且,银行认为从交易明细中也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盗刷,不排除是冒先生自己持卡消费或者将卡交给他人使用的可能性。

  对此,冒先生坚决否认,称涉案的银行卡一直由他本人保管,随身携带出境,自己并没有进行交易或授权他人交易。冒先生怀疑,自己的银行卡是被人仿制盗用了,因为该卡没有副卡,而且密码只有他本人知晓,银行卡背面还有他的英文签名,别人模仿不了。

  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到“涉案银行卡是否系伪卡”上,这个问题关系到冒先生是否与案外人相勾结或恶意制造盗刷事实。而根据上海市长宁区公安分局的侦查结果,并没有发现冒先生存在这样的嫌疑。

  判决

  银行应审查卡片真伪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冒先生在被告银行处开设账户,双方成立储蓄合同关系,在此关系中,银行应当保障储户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根据相关规定,使用涉案的储蓄卡消费必须先行满足两个条件:一为有效合法的储蓄卡;二为正确有效的密码,如在POS机上划卡消费,还应由持卡人在POS交易单上签字确认并由受银行委托的商户核对该签字与卡片背面持卡人签字的一致性。因此,被告银行应当负有安全保障和谨慎审查银行卡所载账户信息和银行卡本身真伪的义务。

  此外,被告在拥有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的情况下,不但不能证明原告冒先生存在密码泄露的过错,也未能证明涉讼交易是冒先生自己或其授权他人持真实的银行卡所为。而冒先生在得知不法侵害发生后,及时与银行进行核对,并先后前往被盗刷地、开户行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时也出示了涉案借记卡,因此,他尽到了基本的谨慎义务和通知义务。所以,法院认为被告银行存在过错,应当就冒先生的损失承担足额赔偿责任。

  一审判决后,被告银行提起上诉。审理此案的上海市一中院根据冒先生以往用卡的消费地点、方式、冒先生的身份及涉案刷卡期间不在国内等因素综合考量,认为本案系由伪卡盗刷所引发。据此,上海市一中院对该案维持原判,判决银行赔偿冒先生全额损失及利息,共计43万余元。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