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消费热呼唤供给侧改革持续发力
江苏消费网 (2016-03-03)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记者 任震宇

  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公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全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部分专家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已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为主的重大转型。随着我国经济转向消费拉动为主,消费者对市场供给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提高供给质量已经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

  收入增长是支撑

   在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分析2015年消费旺盛的原因时着重强调了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连续3年都高于GDP增长幅度,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二是社会的保障体制在不断完善,医保、养老保险等各方面制度都在往前推进,而且越来越完善,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消费者敢于去消费;三是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供给侧也在顺应市场不断改善,比如健康消费、旅游消费、娱乐消费等,形成了新的增长点。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也认为,收入的增长是消费贡献率增长的主要支撑。她告诉记者,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快于GDP0.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相对于GDP、物价“跑”得更快,意味着居民的购买力有所增强,将为未来消费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赵萍表示,从消费品市场规模看,2015年消费品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在较大基数上实现了稳步增长。从2012年突破20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30万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比从10万亿元到20万亿元加快了1年,而此前从1992年的1万亿元到突破10万亿元更是用了16年。可见,市场规模扩张加快,进入了加速发展期。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毛中根教授则认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超过六成固然可喜,但要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个比例,“消费占比提高的同时是投资和出口的下降,尤其是出口,对经济拉动贡献是负的,也就是说,是由于投资和出口的贡献下降了,此消彼长,才使得消费占比上升”。

  毛中根表示,目前我国整体上还不是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还是一个以投资为主的内需主导型模式,只有北上广等少数一线城市已经进入消费主导型阶段。

  “双创”催热消费

   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解释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时表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高度关注,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高比例的就业率,去年9月份我国就完成了全年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有就业就意味着有收入,有收入才会有消费,这是消费增长的基础。

  毛中根也支持这一观点,他告诉记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消费的增长有两大推动:一是创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二是提供创新型的商品、服务,创造了更多的消费需求。

  毛中根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消费模式已经走过了排浪式消费的阶段,个性化消费开始流行,传统的商品消费比例在逐渐降低,而服务型消费比例在不断增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服务类的创新比较多,比如近年来较火的互联网专车服务,还有像上门洗车、上门美甲、上门做饭等各种O2O服务,这些创新其实创造了大量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了消费的增长”。

  赵萍则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商品消费增速进一步下降,服务消费的增速及其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都将快速提高。

  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服务消费增长对总消费的贡献率和占比都呈现较快增长,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居住、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增速远远快于食品类和衣着类,占总消费的比重大幅上涨,交通和通信消费增长更为明显。“从服务供给的角度看,自2013年以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增长明显快于工业。随着服务业规模的提高,服务业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消费将会得到更好的满足,并创造出更多的服务消费需求。”赵萍说。

  供给侧改革促消费

   虽然消费在快速增长,但限制消费的障碍也还有待进一步破除,市场供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曾表示,我国的中高收入阶层正在形成,中低端的商品和服务难以满足这个阶层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出境购物人群中,2015年已经达到1.2亿人次,境外消费,包括旅费、住宿费、购物费是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7000-8000亿元是用于购物的,这个购物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中高收入阶层在境外的购物,而且从过去主要购买一些奢侈品牌、高档品牌,转向购买高质量的、性价比合适的日用消费品。因此,从供给侧发力的一个重点,就是要研究如何满足中高收入阶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满足他们对品种更多、质量更好、更为安全、购物环境更为舒适的需求。

  对此,毛中根表示赞同。他认为,国人热衷出境消费的原因很多,比如收入提高,出境游方便了,消费者存在炫耀式心理等,但也确实反映出目前的消费品供应还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此外,出境消费往往是和旅游一体的,这也反映出我国境内旅游服务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从供给侧下手,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品位附加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

  赵萍认为,要引导消费回流,一是要引导形成理性务实的消费理念,比如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率先形成低调、务实的消费理念,并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推动社会消费心理加快走向成熟;二是要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树立对国货的信心;三是可以鼓励短渠道的流通方式,促进保税进口、跨境直邮等跨境电商的发展,加快推进工厂直营店、折扣店、进境免税店等业态的发展,将国外消费转化为国内购买。比如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出口关税进行了部分调整,并适度扩大降税范围,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相对较高、进口需求弹性较大的箱包、服装、围巾、毯子、真空保温杯、太阳镜等商品的进口关税。这一政策扩大了国内市场消费品种,将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引导消费回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将部分居民的境外消费转移到境内。

  对于今年的消费形势,赵萍认为,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开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更加注重通过需求牵引来促进投资结构的变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消费的地位将会比以往更加重要。消费增长的速度也将出现小幅回落,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在10%左右。

  毛中根也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可能将进入谷底,投资和出口仍然难以发力,因此消费还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以及居民收入增加,保障就业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居民消费能力依然会持续稳定提高,消费将持续成为经济发展引擎。

  ●链接

  十部门17条举措力促绿色消费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3月1日发布的消息,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环保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鼓励绿色产品消费、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加强金融扶持等17条具体举措,力促绿色消费发展。

  《意见》明确了“绿色消费”的概念,即“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还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0年,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奢侈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在鼓励绿色消费方面,《意见》明确提出,“继续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到2020年,能效标识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热水器等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在完善绿色采购制度方面,《意见》提出,“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要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规划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比例不低于10%,引进社会资本利用既有停车位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2016年,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总量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

  在加强金融扶持方面,《意见》提出,“研究出台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设施等绿色消费信贷的激励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开发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为绿色建筑提供保险保障。研究建立绿色消费积分制。(冯松龄)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