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景区价格信不信得过,游客才是最有发言权的,应该让游客说了算,而不是部门说了算。
■舒圣祥
国家旅游局5月25日公布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1801家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针对景区一票制、价格无欺诈、特殊人群优惠、预约优惠、公布价格构成、三年不涨价等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对参与创建景区限定了六条承诺条款。目前,全国30个省区市1801家旅游景区参与了此项活动并签署了承诺书。(据5月25日新华网报道)
就在景区价格动辄普涨备受诟病之时,国家旅游局却意外推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榜单,家数高达1801家之多,而这还只是头批,不出意外的话,将来绝大多数的景区都有进入这个榜单的可能。不可否认,旅游局推出创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自有其规范景区价格的良善初衷。但是,这一榜单又终究有些怪异,“价格信得过”概念本身边界比较模糊。
所谓“价格信得过景区”,并不需要价格亲民,更不需要物美价廉,主要内容只是:实行景区一票制,承诺价格无欺诈,对特殊人群有相应优惠,对外公布价格构成,并且承诺三年不涨价。说实话,这个标准其实是不高的,就连“三年不涨价”恐怕也只是“三年涨一次”的另一种提法。对游客而言,“价格信得过景区”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不仅该涨的票价还会三年涨一次,涨上去的价格更不会因为签了承诺书就降下来。
但是,以榜单形式推出“价格信得过景区”,却很可能成为景区对外宣传的一大“卖点”,国家旅游局无形中以部门公信力,为景区信誉做了背书和担保。这显然有些不够妥当。更何况,榜单背后的潜台词公众可否理解为,那些没有进入榜单的景区,价格就是信不过的?如果没入榜价格也信得过,那这个榜还有什么意义?反过来,如果没入榜就代表价格信不过,那么价格监管部门哪里去了?
这里边的最大悖论就在于,价格信得过并不是什么高标准,而是每个景区都理应做到的起码要求。“价格信得过景区”因此很难让公众信得过。
归根到底,景区价格信不信得过,游客才是最有发言权的,应该让游客说了算,而不是部门说了算。国家旅游局应当确保所有的景区都“价格信得过”,而不只是搞出一个“价格信得过”榜单——前者本是监管义务,后者反成评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