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刚
频频发生的云南导游强迫游客购物、辱骂游客等事件,让人们对云南的旅游市场环境大失所望,同时把针对乱象的矛头指向了导游。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导游对游客做出极端行为的确不对,但这也暴露出当下导游薪酬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若导游收入不稳定、没保证,那么低价团、强迫游客购物等乱象恐怕难以得到根治。鉴于这种情况,业内人士同时提醒游客,对不合理低价游产品要保持理性态度,降低期望值,问清具体行程项目、考虑好风险再做选择。
导游吐槽薪酬制度
云南当地一家地接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导游辱骂游客等行为绝对是错误的,但这背后也隐藏着导游的苦衷,而这些很难被人们理解。“其实事情明摆着的,游客应该心里有数。低价团的价格连付交通费都不够,就更别说利润了,游客不购物的话,旅行社和导游都没钱赚。”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采访中,一些导游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山西导游小韩说:“现在的导游薪酬制度不合理,大多数导游没有稳定收入和基本的社保,这迫使他们只能靠带游客进店赚取回扣来维持生活,而这样的薪酬制度在国内旅游行业普遍存在。”
云南导游多为“自由人”
云南省昆明市旅行社协会会长朱伯威曾公开表示,云南是旅游地接大省。据不完全统计,有87%的入滇客源来自地接市场。
虽然云南的游客接待人次在全国排名靠前,但与此同时,其旅行社的数量、利润和组织水平却处于中下水平。有数据显示,2013年云南旅行社的营业收入为109.9亿元,在全国排名第9。而旅行社的利润为39.6亿元,利润率为3.6%,与广东省的5.42%、北京市的4.89%和上海市的4.39%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也就是说,尽管云南的接待游客人次较多,但当地旅行社的收入并不高,利润空间也较小。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院的一位专家分析认为,由于云南当地的不少旅行社为地接社,其自身招揽游客能力不足,只能坐等组团社送游客上门,因此其处于旅行社利益分配链条的下游地位,容易受到组团社的“压榨”,话语权明显较弱。同时,这些地接社缺乏对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只能靠打价格战来吸引游客,低价团则是其打价格战的主要“武器”,这导致云南的团队游市场混乱不堪。在此情况下,旅行社更看重导游的“导购”能力,而不是其带团讲解能力。旅行社会利用不稳定的薪酬制度迫使导游带游客购物,若导游带的旅游团不购物,则其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若连续几天都没有游客购物,那么部分导游就会采取极端举措,强迫游客消费,各种不规范的问题便由此滋生。
另据这位专家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期,昆明导游都是旅行社的员工,旅行社也是国有企业。1999年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云南旅游业飞速增长,导游人数迅速增加。然而,旅游业有季节性特点,淡季时旅行社养不起那么多导游,于是导游逐渐成为了“自由人”——挂靠在旅游协会或导游公司之下,收入和社保待遇类似“个体户”。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低价团已形成完整利益链,导游是这个链条上的最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云南的地接导游在接旅游团时要先垫付费用,等游客走后再向旅行社报销。以一个规模为50人、每人标准约200元的旅游团为例,导游在没有赚钱的前提下,要先垫付1万元左右的费用,这就像出租车司机每天一睁眼还没开始营运就已欠下运营公司当天的“份钱”一样。所以,一些导游便在行程中安排游客购物,以填补前期垫付的费用。
低价乱象须内外兼治
有业内人士认为,低价旅游团的出现与我国旅游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点有直接关系。北京工商大学旅游与营销系副教授张运来表示,购物其实是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方面讲,旅游线路中有购物环节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旅行社把正常的购物变成了欺诈购物,这就违规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针对旅游业存在的种种乱象,在把板子打到导游身上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行业中的深层次矛盾,即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之间陈旧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不可小觑。这位专家认为,劳资关系不规范、薪酬体制缺少保障等问题是导致导游职责倒置的根本原因。
张运来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云南旅游乃至国内旅游乱象,仅靠罚款是不够的,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在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加强法规宣传和职业操守教育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考虑尽快出台合理的旅游从业人员薪酬制度,让他们能够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享受基本社会保险,这有助于提升导游的从业荣誉感和尊严感,从而走上规范经营的健康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