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热议:出租车行业改革要真动起来
江苏消费网 (2015-03-1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图1:陈振楼 

 


图2:蔡继明

 


图3:高吉喜

 

编者按 长期以来,“打车难”、“打车贵”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呼吁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呼声经久不绝,但奇怪的是,迄今未见这个行业有实质性的改革步伐。与此同时,手机打车软件以及专车服务的兴起对传统出租车市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专车合法性也因此受到质疑。出租车行业究竟怎么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此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振楼

规范打车软件

 

■本报记者 田珍祥

 

专车是一些城市闲置的车辆、驾驶员资源,通过打车软件平台签订四方合同,兼职进入出租车市场,使原有通过执照或牌照建立的出租车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

专车有其优势,节约资源、方便快捷、有利于强化监督反馈。专车模式的比较优势还包括可以提供更优质的差异化服务;有利于与传统出租车形成错位竞争;减轻交通负荷。但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专车可能扰乱正常经营秩序。二是专车资质的认定和监管缺少规范。此前,交通运输部的表态,使专车身份逐渐由“黑”转“灰”,但离真正转“白”,却依然任重道远。

建议规范打车软件,一是发放调度平台牌照许可。建议交通运输部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4G牌照的方式,给部分有能力的公司发放出租约车调度平台运营牌照,鼓励更多具有市场参与可能和意向的公司参与竞争。二是共享平台信息,便于政府监管,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政府开展交通专项调研提供数据。如可借此对高峰时段出租车市场供需缺口进行调研;对专车情况进行摸底调研,为专车资质认证打下基础。三是建立监管规则,包括可以对竞价打车坚决叫停,对专车补贴有限叫停,对专车资质进行定义和监管。

此外,还可以允许专车拓展到中长途领域。政府可开放允许专车进入中长途出租车市场,除了作为上下班高峰时段城市出租车市场补充,专车同样可以成为春运、节假日中长途出租车市场的补充,弥补供方市场的不足。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

授权区域试点

 

■本报记者 田珍祥

 

专车虽没有政府的特许经营权,但符合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规律。如果政府适当放权,将专车纳入正规的管理渠道,会使得民众出行更为便利。

之所以有人说专车比正规出租车安全性差,是因为出租车市场没有放开,专车没有纳入正规的管理。如果市场放开的话,专车就能够得到正常的营业执照,就必然可以纳入监管,就能和出租车一样安全。专车想进入正常运行的轨道,取决于整个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和市场化。如果出租车市场放开了,专车也未必能有较大的市场,也未必就有高的盈利。在特许经营被取消的情况下,大量的出租车辆供给,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会形成平等的公平竞争,从而促使出租车市场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市场,真正被触动利益的将是出租车公司。如何改革,考量的是政府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的改革,也将直接挑战现行法规,与现行市场需求不符的法律条款,就需要调整和修改。出租车行业的改革也可由地方人大授权在某个区域、一定时间内暂时停止执行相关法律文件,进行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所长高吉喜

破除牌照垄断

 

■本报记者 王照重

 

一辆出租车十来万元,一个出租车牌照却卖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是租出车行业垄断的结果,也是造成打车难的一大因素。出租车公司通过行政许可方式从政府管理部门免费取得一批出租车牌照,转手租给出租车司机就获得可观的收益。打破出租车垄断,首先触动的是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因此,虽然打破垄断喊了这么多年,却不见有实质的进展。

要打破出租车垄断,首先政府管理部门要放开出租车企业进入门槛,根据各出租车公司实际需求配备出租车数量,不要人为制造出租车一车难求的恐慌,误导出租车司机托关系跑门路到出租车公司争抢着租车。更不要把政府的行政许可作为赚钱的手段,防止出租车公司批量获得许可后再高价零售。

要引入多种资本参与城市出租车市场的竞争和运作,真正激活出租车市场,不能让消费者为目前高利润的出租车行为买单。政府应该直接向符合准入的出租车司机开放出租车经营权,允许他们绕过坐收渔利的出租车公司,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运营管理费用和公共资源占有费用,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出租车服务。

打破出租车牌照的垄断式管理,还要将政策落实到位。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推进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各部门不要捂住自己的小利益盘子不放手,要将改革交给一个部门,一改到底。

出租车行业也应该适应目前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把专车列入出租车同等地位,让消费者出行有更多选择。交通部曾表态,专车服务是创新,可是这种创新如何落到实处呢?让私家车参与专车服务,由于没拿到经营许可,根据目前政策是违法行为。可是仅让具有运营资质的车辆参与,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我认为在政策范围内,靠劳动养活自己的人都是光荣的,政府应该将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由严打变成科学引导,切实解决当前出租车市场的问题。(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董芳忠摄)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