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震宇
4月4日,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突然粉碎性倒塌,造成一死六伤的惨剧。在追问建筑质量与相关责任的同时,老旧楼房维修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该楼房早在去年12月即由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认定为C级危房,但由于加固工程费高达400多万元,在由谁承担维修加固费用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加固维修工程一直未启动。
根据媒体报道,我国上个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大批房子由于当时建筑标准,建造质量存在各种问题,加上部分业主后期的不当改造,往往存在质量隐患,虽然建造迄今不过二三十年,但已经进入质量报复期。但若要对这些房子进行维修加固,却又面临种种困难。
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这实际上是制度设计缺陷造成的困局。”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的陈旭律师告诉记者,“上世纪80、90年代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变革期,当时的住宅主要是单位修建,再分配给单位员工,员工只有使用权,维修由单位负责。但是在90年代后期的房改中,又作为房改房卖给了个人,加上单位的破产兼并,原先的住房管理体系与后来的市场化住房管理体系产生了冲突。”
如陈旭所言,这些建造于80、90年代的房屋有的是早期的商品房,有的则是早期由单位建造的宿舍公房,其产权也分为几类,有的产权属于政府,有的产权属于企业,还有的原本是公房,但已经作为房改房卖到个人手里,有的房改房更是已经经过多次交易,转卖给和原单位不存在任何关系的人。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对这些老旧房屋的质量管理很难以统一的方式进行规定。尤其是产权在个人手里的房屋,由于涉及人众多,更是难以协调一致。比如有大量房屋的业主实际上并未住在房子里,而是出租给租户,业主自然对维修加固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承担高昂的维修成本。
另一方面,当时建房时的产权单位,以及承建商、监理单位,有的已经破产,有的则转制、兼并,早已经烟消云散,现在要追究其建筑质量问题,或要求其承担维修加固费用也很困难。
不同产权责任主体不同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赵敏律师认为,原则上说,具有产权管理职能的受托人就有检测和维护的义务,应该针对不同的产权情况,根据权属确定不同的责任主体,再确定维修加固成本的承担者。
第一种是商品房,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确定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是建筑质量低劣造成的,则应该由开发商负责。如果是其他原因造成,则商品房的委托管理部门是物业公司,经过业主委员会同意,可以动用公共维修基金来进行维修和加固。
第二种是产权属于政府的公房,这种房屋的管理部门是房管所或公产房管理中心,房管所有义务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已经成为危房,就要进行维修加固,其费用也应该由政府承担。
第三种房子是由单位建设的,一般来说,单位都有专门的房管部门,房子出现质量问题也可以由单位自行负责。如果单位已经撤销或破产,则房子的管理部门也有可能转到房管所,这一般都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如某市原先拥有多个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历史上政府曾划拨土地为这些单位的职工建设住宅楼,这些住宅的产权原本属于多家单位共有,其后可能有一些企业破产转制,撤销合并,那么房子的管理可能就交给当地房管所管理,则维修也应该由房管所负责。
最后,也是最麻烦的就是已经通过房改转到个人名下的房子,理论上说,根据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应该由业主个人承担维修费用,如《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就规定,房屋过了保修期,房屋建筑的所有人是安全责任人,应当定期委托房屋鉴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是强制的,修葺费用是业主负责,但是要给弱势群体补贴。但这一规定也遭到过反对,反对方认为,一方面房屋的维修费用往往较高,业主难以负担;另一方面对业主而言,70年产权的房子用了才二三十年就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成为危房,还要自己承担巨额维修费用,也不公平。
政府有义务先加固
“如果发现房子已经成为危房,那么房管部门或者建设部门有义务先对房子进行加固,然后再通过诉讼等手段追究责任方,向其索赔。”赵敏表示,“以产权归个人为由漠视危房的存在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危房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公共安全的威胁。”
陈旭认为,对这些成为危房的旧房子由政府先出钱加固维修也是一种办法,因为这些房子都曾通过房管部门或者建委的验收,政府部门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制度设计造成的问题应该通过新的制度设计来解决,比如房地产商任志强就曾建议,对于新建的商品房,应该强制从工程款中提交一部分购买房屋质量保险,以防止日后新建商品房的维修出现类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