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的美女老板“跑路”事件尚未有定论之前,投资者的损失究竟怎样弥补尚难有说法。上海、无锡等地的投资者组建多个QQ群交流信息,追踪事态进展。不少投资者反映,他们是通过银行的客户经理推荐才购买泛鑫产品。有些投资者称,是在银行的理财室签署的泛鑫理财协议。泛鑫通过银行渠道售出的“理财计划”占其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纵观近期发生的理财纠纷事件,不少是由银行客户经理“飞单”引发。所谓飞单,是指银行理财经理向购买者推荐非本行的产品,以便获取提成奖励。理财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哪怕是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要多长个心眼——看清楚理财产品是这家银行发行的,还是其他机构发行的。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从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就像存款那样毫无风险。
披理财产品外衣
投资者董女士提供的《泛鑫保险代理公司理财产品客户协议书》显示,名为“幸福祥利”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8%,期限365天。产品类型为“保本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协议书上盖的是“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
董女士介绍,投资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收益率为8%;50万元以上的,收益率可达10%。
董女士在2012年7月底、8月初分几次共计购买100余万元泛鑫“理财产品”。而当今年8月21日,董女士的产品到期时,资金却迟迟未到账。当听说泛鑫“出事”后,董女士来到泛鑫办公室,发现100余万元的理财计划变成了海康人寿和昆仑健康的两张保单。且年缴费约20万元,缴费期20年。
董女士告诉记者,保单和发票都是刚刚收到的。而且保单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泛鑫代签。
据另一位投资者介绍,她在泛鑫登记投资情况时,看到泛鑫的工作人员拿着厚厚的一大堆保单在复印、登记。“都是补打的保单。”该人士称。
董女士等几位投资者都称,是某大型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向他们推介的泛鑫理财产品。
但银行的相关人士否认这些客户是在银行网点签约,称理财经理只是“推介了一下该产品”。
另一位投资者称,有些投资者是通过某股份制银行购买的泛鑫产品。
上海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上海银监局已要求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在其所辖的3360家网点,就是否存在推介或销售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产品行为进行排查。根据银行的自查情况,有4家银行共8家网点的10名客户经理存在不同程度地向客户私自推介泛鑫理财产品的行为。相关银行目前正在甄别推介的不同情形,并已根据内部管理规定对涉事客户经理进行了停职等处理。
但据购买泛鑫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反映,在上海参与销售泛鑫理财产品的银行估计有六七家。如果算上江浙一带,将会更多。
“我们这里销售业绩最好的代理人,都属银行渠道。基本上大些的银行名字我都听这些代理人提到过。”泛鑫保险的一位代理人告诉记者。
“飞单”屡禁不止
泛鑫的一位保险代理人介绍,泛鑫销售业绩最好的代理人去年的销售额达到2.2亿元。该代理人就是专做银行渠道的。“我们这里做得好的都属银保渠道。卖到2.2亿元的这位去年的提成差不多有500万元。他和很多银行都有合作。”该人士称。
据与董女士一同到泛鑫办公室门口“讨说法”的张女士介绍,她也是听了银行客户经理的介绍才购买的泛鑫理财产品。据她所知,不少投资的经历都是如此:银行客户经理宣称有一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很好,每年在10%左右。然后投资者就签订了泛鑫保证收益理财计划。
这是比较典型的银行客户经理“飞单”情况。但泛鑫出事后,投资者的理财计划变成了泛鑫补发的保单。而且泛鑫补发的保单通常都是期缴20年以上。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直言,“飞单”实在太寻常。唯一值得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才出事,其实要反思的是银行业深层次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和多元化投资驱动下,银行存款流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再加上银行网点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惨烈,再用老一套存款指标体系对理财经理进行考核,无异于逼良为娼。客户经理靠老老实实做传统银行业务已经养不活自己,他们只能铤而走险飞单赚钱。
某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通常会向来银行办业务的“老相识”推荐其他银行,甚至第三方理财机构,例如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的产品。因为每卖出一份这样的理财产品,他们就能获得5%至7%的提成奖励。“如果一年能拉到1000多万元的理财产品、存款,提成能到50万元。个人收入完全与经济指标任务挂钩,我根本没办法考虑客户风险。”
上海银监局方面表示,该局向来重视辖内银行代销行为的规范,今年4月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的通知》,从影响销售行为的流程管理、信息披露、网点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核心环节,采取分区销售、录音录像等措施规范代销行为,并向社会公开行业违规销售行为的举报电话。今年8月7日又向辖内银行机构下发了《关于保代机构借助银行渠道销售保险理财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银行加强合规管理,严防非合作机构进入银行网点接触客户、介绍业务及推销产品。
某保险界资深人士称,在目前20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中,一些只是依靠“飞单业务”运营,有的甚至是“皮包”公司,不仅技术含量偏低,内控也存在风险隐患。与此同时,一些保险中介机构正逐步向第三方理财中介转型,销售误导和投资风险更趋复杂,由此带来的监管真空及投资者风险教育,亟待引起关注。(高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