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为培育一批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时代“新农人”,江苏正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新农人”队伍发展壮大,助力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农民的乡村能人涌现出来。他们,有的是不断学习新技能的老农民,有的是为乡村书写幸福经的驻村干部,还有的是满怀期望返乡养虾的大学生……如今,在江苏移动数智技术赋能下,老中青三代“新农人”的“兴农梦”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开花。
老农民有了新技能
无锡宜兴市丁蜀镇莲花荡里,稻田一碧万顷,一簇簇饱满的稻穗迎风摇曳。56岁的张晓红巡视着稻田,时不时弯下腰摸一摸、瞧一瞧,查看稻穗的成熟度。
张晓红种了36年地,是莲花荡的种田“老把式”。耕地、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他做起这些农活来可谓游刃有余。随着流转的土地越来越多,张晓红渐渐感觉有些吃力。“插秧要赶时令,时间很紧迫。10天之内要把300亩的田都种完,得二十多号人一起做活才行。”回忆起以前,张晓红依然清晰地记得农忙时的劳累感,“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手脚都泡得发白。”
移动5G网络为莲花荡无人农机收割提供有力支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渐渐听到越来越多的身边人谈论起数据、传感器、移动5G等新鲜词汇,也开始看到一些农田里无人操劳,却井然有序、长势喜人。“他们都说这些技术厉害。”但张晓红对此还是有些拿不准,“手机上弄的东西我不会,也看不懂。再说了,机器哪有人‘懂’田里事。”
不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晓红决心向年轻人虚心学习。在江苏移动技术专家的帮助下,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渐渐读懂了各种数据的含义,也学会了很多无人农机的操作。有了这些新技能辅助,张晓红发现自己更懂种田了。
“这季水稻就是无人插秧机栽插的,3天就做完了。稻秧间隔疏密均匀,又整齐又漂亮,收成自然不会差。”张晓红望着眼前的稻田,笑眯眯地说。以前看土地要不要浇水,完全凭经验,现在通过安装在田间地头的环境感知设备,土壤的各项数据一目了然。根据这些数据,再结合多年的种田经验,张晓红能够远程调节电动闸门的高低,精准控制田里的水位。
以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帮助农民适应和拥抱新质生产力,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变革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农人”,这是江苏移动作为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的应有之义。兼顾着“老经验”与新技术,莲花荡的农田生产效率提高 30%,产量提升 7%,节约人工约 30%,既节省了人力成本,也实现了科学增产。
新书记书写幸福经
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干部做好“领头雁”。让党员干部沉在乡村一线,将资源聚焦产业发展,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近年来,各地探索实践证明,向乡村基层一线选派的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过程中,不仅承担着“智力库”的角色,还发挥着“动力源”的作用。
“炒年糕的摊主是来龙夜市的元老之一,夜摊生活给他的人生勾勒出一笔浓厚的颜色……”视频中,朴素的中年人手法熟练地翻炒着年糕,旁边的食客露出满足的笑容,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第一个想到用短视频来呈现民众幸福生活的人,是宿迁市来龙镇白鹿湖社区的前驻村第一书记王满。
此前,扎根服务一线多年的移动人王满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白鹿湖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尽快和民众“打成一片”,他将“办公室”搬到问题处理现场。“家里大米积压,卖不出去”“小区弱电线太凌乱,影响美观和安全”……走访中,一个个民生诉求被“打捞”上来。
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王满在江苏移动的大力支持下逐个解决。种植大户销售难,他就积极促成农户与企业食材供应商合作;小区建成后,居民无法上网,他第一时间联系移动网络保障人员,快速完成村内网络建设覆盖。“别看他是城里来的干部,做起事来一点不扭捏,事事都做到我们的心坎上。”谈起王满,村民们直竖大拇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要解决具体的问题,王满还深入布局,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发展清单”。围绕强村富民,王满积极招企业、引工厂,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采购设备,建成助农直播间,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学习短视频的拍摄、剪辑,打开电商零售的新路子。围绕改善民生,他在文化广场上安装健身器材,协调安装电动车棚、智能充电桩,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王满的创新发展模式和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如今,王满已期满离任,但村里的年轻人仍会经常在他建设的直播间里,记录新乡村的幸福经。
以“驻村”为牵引,充分调动发挥党员干部桥梁纽带作用,进而有效撬动背后蕴藏的帮扶资源,对于提升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在江苏的广大农村,很多如王满一样的移动人,选择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利用他们在数智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点滴力量。
大学生变身养虾人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种地人”的现代化。由大学生变身的“新农人”,年轻有活力,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正让农业生产从“靠人力”向“靠算力”转变,从“体力活”向“技术活”转变,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
初秋时节,扬州高邮市龙虬镇的高邮虾产业园内,虾塘中间的制氧机“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给池内的罗氏沼虾提供氧气。“这个季节已经是养虾的尾季,但关键的环节还是不能疏忽。”生产技术指导员杨涛蹲在塘边,仔细地观察着水体颜色。
杨涛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21年选择回到农村,投身乡村建设,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乡村。“我本科学的是药物制剂专业。”基于自身专业优势,杨涛在水体成分调整、饲料配比等方面更容易上手。但罗氏沼虾对水体成分、温度、含氧量要求很高,为稳定地提供适宜虾生长的环境,他每天都要跑遍23个塘口采集水样来进行检测,有时还要半夜巡塘,“养了虾才知道,当农民有多辛苦。”
因此,在江苏移动助力高邮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高邮大虾智慧园区大数据平台”的过程中,杨涛一直通过自身所学以及实践所得为平台完善建言献策,助力产业园构建起降低养殖密度、降低饲料蛋白含量、禁止使用化学肥料的“两降一禁”新型生态养殖模式。
他还充当“教导员”,手把手地把使用心得教给当地的养殖户,各个塘口的视频监控怎么查看、水质监测数据如何分析、气象天气显示的是什么含义……“好多四五十岁的阿姨、叔叔追着我学习,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新的虾养殖模式,让“新农人”更加专业,虾的品质也得到了保障。杨涛说,按照传统的养虾方式,单只虾的重量只有20克左右,现在最大可长到150克。据了解,该项目每年减少1000立方米尾水排放,村集体收入增加20多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更多高素质农民积极拥抱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为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江苏移动将依托数智技术优势,帮助更多“新农人”尝试新技术、耕耘新业态,助力培育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释放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