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警示 >> 正文

消费警示

谨防预付消费“馅饼”变陷阱
江苏消费网 (2023-04-0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阅读:

  “办理会员立享折扣”“充值越多优惠越多”……办理预付式消费的会员卡是很多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但也存在诸多风险,部分市民在充值后遇到商家迁址、关店或转让等情况。日前,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了相关消费警示。

  缺乏有力证据

  陷入维权难境地

  在预付式消费模式中,大幅折扣和免费体验是诱骗消费的两大杀手锏。部分商家利用口头夸大或虚假宣传给消费者制造一种“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预付卡。像是有的美容、美发、健身房、娱乐、培训机构等各行业,会通过“免费体验”的招数来吸引消费者,然后向消费者游说,高价推销产品或服务项目,表面上是“免费体验”,实则暗藏玄机。

  “我之前在朋友圈看到,9块9体验补水美白面膜一次,就购买了这次体验。结果,在整个做面膜的过程中,商家就会一直找各种理由向我推销其它高价服务。我只是想单纯体验一次看看效果,适合我的话我才能考虑办会员充值卡,但商家这种诱导模式是我不能接受的,见我不上‘道’商家的态度也从热情变得冷漠,我也很庆幸没有踩‘坑’。”王女士表示,还有一次她就上了“套路”,被忽悠着办了一张为期两年的健身卡,第一年她没怎么去过,等第二年想起再去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之前的健身房被转让出去“改头换面”。这一年多以来,她也并未收到过任何通知持卡人该店转让或退费等相关信息,也联络不到原来的商家,双方的权利义务是采取口头形式约定,商家也没有提供书面合同,只有一张预付式会员卡和微信转账记录,但因缺乏有力证据而处于维权难的境地,此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部分消费者也像王女士一样,虽然保存了转账记录,但由于商家未提供交易明细、未签订任何合同、钱款滞留工作人员账户未转入商家账户等原因,消费者实际并不清楚剩余款项、消费记录等信息。一旦发生争议,消费者就陷入举证难、维权难的困境。消费者付款时注意不要将钱款转入工作人员或他人的个人账户;尽可能索要并签订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后再签字,并留存发票收据等书面凭证;要注意定期核对消费记录、剩余服务次数、账户余额等信息,在有效期内及时消费,每次消费后都要向商家索要消费明细,并做好消费记录,对交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线上预付套路多

  控制金额留证据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一些线上预付式消费也暗藏套路。李女士在某线上商城推出甜品提货券时,她觉得价格非常实惠,就买了几张囤着。隔了段时间,她便使用提货券在线上预定了甜品,结果苦等1个多月仍不见发货,每次询问客服,客服都回应称,由于订单太多,请消费者耐心等候。李女士想要退款,可客服回应,提货券已核销,让李女士耐心等待。“糕点还未到手,也没法取消预约,感觉被‘坑了’,没想到在线上提货居然这么不省心。”李女士无奈地说。

  笔者在某消费者服务平台上检索相关信息发现,不少消费者投诉线上提货券、福利卡等问题。主要集中在卡券过期无法退款、提货难、送货迟以及售后服务没有保障等方面。货不对板也是投诉的重点,譬如热销的“螃蟹券”,标注3.5两的螃蟹到手只有2两,产地对不上号、质量打折扣。

  还有,当前不少电视App存在“套娃式收费”、影视资源不互通等现象,一些招聘网站以交纳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收取应聘者钱款,以此来达到引导消费者预付的目的,得逞后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安排工作,待骗取的钱财累积多了便人去楼空。

  烟台市蓬莱区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办理类似会员充值卡之前,一定要查询清楚该机构有无经营资质、社会信誉、存续能力等相关信息。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不要为了贪图优惠而大额充值,若确有需求,也要少充勤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消费者应尽可能选择合规的、信誉好的商家,结合需求适度、理性消费。与此同时,尽可能签订购卡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消费后注意收集保留消费记录和交易明细凭证。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侯敏 韩玉斌)

编辑:刘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