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2017年消费者咨询投诉数据分析报告及十大投诉热点。
据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度江苏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投诉135845件,成功调解消费争议7457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18240.98万元。商品类投诉85305件、服务类投诉50540件,投诉量整体相比2016年上升11.84%。
就十大投诉热点领域而言,网络消费居投诉热点首位;预付式消费投诉同比猛增44.5%;美容行业涉人身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
网络消费跃居热点首位
2017年 10月,张女士通过省内某网络平台订购百草园门票,票款共计800元,凭网站发送的手机短信到景区门口进行门票兑换。但张女士到达景区后却被告知门票已被人兑换,无法进入游玩。此事经省消保委多次沟通,网络平台愿意补偿消费者损失600元。
2017年,诸如此类的网络消费投诉达29062件,同比增长43.3%。国家和地方近年来针对网络消费出台了如《电子商务法》、《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但其依旧是维权难点。主要问题包括:一、售前广告宣传真假难辨。二、售中运输和退换货问题多。三、售后承诺难兑现。四、异地信息交流困难。五、平台责任难确认、落实。六、各地监管维权机构力量不一,协同困难。
预付式消费“难上难下”
2016年9月,陈女士在南京某品牌连锁健身俱乐部苜蓿园店办理健身卡,合同期限26个月。2017年6月,因搬家无法继续前往该门店消费,故找到朋友准备转让此卡。但该门店以合同约定不退卡不转卡为由拒办理变更。协商同意转卡后,却要收取转卡费800元。
省消保委调查发现,双方签订合同中存在不平等格式条款,随即约谈了该品牌总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其合同条款违反《合同法》等规定,并指导经营者对其格式合同进行了全面整改。同时,经营者最终为陈女士办理了免费转卡。
预付式消费纠纷屡见不鲜,退卡、退款纠纷尤其显著。可归结为这几个方面:一、经营者发卡无准入门槛、发卡资金缺乏规制。二、经营者规避法律责任,不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三、连锁经营的总部与加盟商之间,发卡方责任权利不清。四、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不明,退卡机制没有建立。
美容不成反遭“毁容”
秦女士投诉2017年1月到南京某品牌连锁美发店办理充值卡时,做了设计、修改眉形。完成后,店方又通过轰炸式营销引导消费者做了唇部美容,服务结束后,消费者被告知需支付47680元且不结账无法离开,无奈付款。秦女士回家后发现嘴唇肿胀、破溃、疼痛、发炎,脖颈也肿胀,难以吃饭和讲话,经医生诊断为口唇纹色导致感染。后在省消保委的调解下,经营者退还项目费用20000元,消费者表示满意。
类似秦女士这般美容却遭伤害的情况不在少数,据统计,美容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一、超范围经营。二、多头监管成效甚微。三、行业自律不足。四、宣传问题多发。五、维权取证难。
此外,省消保委公布的其他热点投诉问题还涉及公用事业、金融服务、旅游服务、汽车销售、房产销售、装饰装修和衣服鞋帽等领域。(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