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警示 >> 正文

消费警示

珠宝玉石低折扣多半是欺诈
江苏消费网 (2017-09-0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阅读:

  一件普通的18k金首饰,每克400元的售价,实施价格欺诈可以卖到每克1000元。9月7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福建省宝玉石协会发布的《福建省珠宝玉石首饰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指出,目前珠宝业价格欺诈现象比较常见,同时披露了珠宝商家违规促销的三种手段。

  调查发现,珠宝业价格欺诈现象比较常见。有的珠宝品牌加盟店抓住品牌商的管理漏洞和消费者常识的不足,利用让人误解的价格手段,实施价格欺诈。例如,一件普通的18k金首饰,行业零售价400元/克左右,实施价格欺诈后,可以卖出1000元/克的高价。有的商家利用鉴定证书抬高品质卖高价,事实上,珠宝玉石鉴定证书只是证明天然的矿物成分。例如,售价100元和数千万的翡翠手镯,按《珠宝玉石鉴定》出证都是“翡翠”,但因品质不同,而价差巨大。在电视购物、商场抽奖卖珠宝、旅游商场、网络购物、展销会上,往往有商家利用鉴定证书忽悠消费者,卖质次价高的珠宝玉石。

  报告同时分析了珠宝商家违规促销的三种手法:

  一是搞所谓的的低折扣价。珠宝玉石不属于同类物商品,因此促销的每款首饰都属于“第一次”,原价均属虚构。如一件“足铂钻石镶嵌戒指”,标签价5600元,商家宣称五折销售,优惠至2800元。此标签价5600元非《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的原价概念。

  二是在百货商场发放优惠买珠宝玉石的“中奖卡”。一些珠宝商将珠宝专柜变相为“赠品领取”专柜,顾客在商场购物均可“领赠品卡”并参与抽奖,中奖后可以优惠购买珠宝玉石首饰。而这些所谓“中奖”才能优惠购买的珠宝玉石首饰一般都存在问题,如利用鉴定证书抬高品质和价格,或者标高价再以中奖名义打折;“金镶玉”首饰多是价值很低的工艺品,玉的部分多是“下脚料”,金的部分多是金箔纸。

  三是以超低价的黄金首克价诱引顾客。店家宣称黄金首饰低比同行低,实际上是引诱顾客进店。市场调查中发现,使用这种价格手段促销的金店,其K金饰品、镶嵌首饰、翡翠饰品等均存在价格欺诈,利润高得惊人。例如,一件不到1克重的18K吊坠,市场价一般为400元左右,此类店却卖900元以上。

  福建省消委会建议,要加大市场监督执法力度,把商品质量监督抽查与专项执法检查、市场巡查结合起来,严厉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虚高定级、定价等商业欺诈行为。同时,建议市场监督部门、消费者组织与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联系制度,促进各方协调配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关链接

    维权支招:巧避商家套路

  珠宝店介绍宝石知识多半想“洗脑”

  案例:福州林女士投诉称,她花费2.6万元从泰国带回一颗蓝宝石,经福建宝协专家鉴定,该宝石是合成的蓝宝石,市值大约是50元左右。知道这一结果后,林女士快崩溃了。

  据林女士讲述,她是今年7月上旬跟福州一旅游团去泰国旅游,她们被安排到了一家珠宝店购物,进店不久,来了一位会说中文的经理,在一个会议室里,那位经理给她们介绍了宝石的知识,林女士说她们在听完经理的一番演讲后,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购买了宝石。

  专家揭秘:旅游商场组织的珠宝玉石“课程”,实际上是商家设计好的“洗脑”课,在几十分钟内让你完成被“洗脑”。商家设计的“洗脑”课程,强调了珠宝玉石的天然性,隐瞒了天然珠宝玉石的品质差异与价格的关系。消费者被“洗脑”后,商场展厅是“洗脑”课程的实体店,为了与“洗脑”课程内容相衔接,与旅行社关联的外国珠宝店柜台内的珠宝玉石货品都配有鉴定证书,证明全是“真货”。实际上,这些鉴定证书都没有法律效力。

  根据福建宝协掌握的情况,与旅行社有关联的外国珠宝店,销售的珠宝玉石,大部分是以假乱真如蓝宝石、和田玉等,或以次充好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碧玺等。

  维权招数:消费者遇到国外旅游购买珠宝玉石被侵权,凭购物单据和国内珠宝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向与你关联的旅行社提出退货退款,如退款遇到困难,可向当地旅游监管部门投诉关联旅行社。

  商场购物抽奖高折扣卖低品质珠宝

  案例:黄女士投诉称,她在福州一家商场内购买衣服,结账后被告知可以到“绿梵珠宝”专柜领取小礼品及刮奖卡,黄女士刮到了2000元抵用券的大奖。

  “我当时就心动了,觉得捡了一个大便宜。”黄女士说,她说她一看柜台在售珠宝的标价基本都要2500元以上,扣除抵扣的2000元,自己还要再掏五六百元。最后,她花了568元买了一款标价2580元的金镶玉吊坠。购买后,黄女士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在朋友提醒下,她将买来的珠宝拿给其他珠宝商鉴定,说这款珠宝只值100多元。最后她想送福建宝协鉴定,希望是假的,好退货。福建宝协检测结果,该金镶玉吊坠是真的。因此,她遇到了退货难的问题。

  专家揭秘:低品质标高价规避了法律风险。国内商家销售假货或以次充好商品,法律风险大。因此珠宝玉石销售商一般不会冒法律风险,销售假的或以次充好的珠宝玉石。所以,黄女士想在产品质量上找到维权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此事件的套路,是低品质标高价,商家规避了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获取高额利润。但实际上,只要商家有恶意谋取高额利润,一般都是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根据珠宝玉石的特点,每件珠宝玉石首饰商品都是唯一性的,商家给珠宝玉石折扣价,依照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其原价都是虚构的,依据《价格法》,商家涉嫌价格欺诈违法行为,这一事实,很多消费者不了解。

  维权招数:消费者商场购物不小心遇到购物抽奖买了珠宝玉石,可凭购买单据,以商家虚构原价涉嫌价格欺诈为理由(涉案珠宝柜台无法提供原价证明),向当地价格监管部门投诉关联商场。

  小心钻石保值回购无门

  案例:前些年,福州东街口不久前也有一家珠宝品牌加盟店推出钻石保值回购服务,商家承诺对购买满三年的钻石“原价回购“买时签订钻石保值回收协议,回购要求钻石完好无损,回购时金店收取原价3%左右的手续费。除了回购,这家珠宝店还推出了钻石“以小换大“业务。不过,不到一年时间,该品牌珠宝福州门店却悄然歇业关门。

  专家揭秘:保值或增值回购,本质是营销噱头。一些珠宝商一方面为了快速回收资金,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消费者“放心”心理,推出钻石等珠宝玉石保值或增值回购业务。在信息不对称关系下,一些消费者认为买了钻石,戴了几年,还可以全价退回,等于免费戴。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商家所销售的珠宝玉石,质量有保证。

  珠宝玉石保值或增值回购,本质是一个营销套路。消费者按商家的要求签订“保值回收协议”,这个“协议”实际上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因为商家在这个“协议”里写上了“回收的钻石必须是完好无损”。钻石虽然坚硬无比,但作为首饰,那就不是单单钻石坚硬的问题了,而是首饰完好无损。一件首饰戴上数年,会无损吗?别说上述的那家珠宝店不到一年关门了,就是不关门,回购“协议”到期,钻石首饰送上门,店家也会以各种理由点出首饰缺损问题,让你回购无门。

  维权招数:消费者绑上了商家的珠宝玉石保值或增值回购业务,遇到商家违反“协议“即违约,消费者可以依照《合同法》起诉商家,但维权的成本非常高。

编辑:苏晓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