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昨天获得国务院批复。这部总规为未来几年南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明确了方向。这部总规将怎样改变南京的未来,记者昨就总规中的部分重点进行了了解。
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中心城区人口有限制
【总规】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7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52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要根据南京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解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应该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城市发展的今天,雾霾、道路拥堵等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城市病”。以南京为例,中心城区拥堵已经非常严重,尤其是医院、学校周边,更是严重的堵点。总规提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70万人以内,就是要通过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建设,来让城市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杜绝摊大饼式的无节制扩张,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合理控制空间布局。
总规提出的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也呼应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精神。不能盲目开建开发区和新区,与其建设一个个没有人气的街区,不如把现有的园区建设好,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更多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园区竞争实力、产业水平。
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三大历史城区两大文化街区重点保护
【总规】 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整体保护历代都城格局及其所依附的山水环境。
【解读】 南京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照总规,南京在全面保护历代都城格局及其所依附的山水环境的基础上,城南、明故宫、鼓楼—清凉山等三大历史城区和颐和路、梅园新村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要依托南京山水相间的自然形态,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彰显文化古都、滨江城市、人文绿都有机融合的风貌特色。
城南历史城区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将以中华门城堡为核心节点,并与中华门外地区1865街区、大报恩寺遗址等有机联系,构建城南地区“城、河、山、塔、寺、民居”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文化景观。明故宫历史城区主要指明故宫遗址及周边地区,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将重点保护明代皇城和宫城格局以及宫城城门、护城河、坛庙、衙署等遗迹遗址,保持明故宫地区大气疏朗、静谧雅致的空间氛围。鼓楼—清凉山历史城区主要指鼓楼以西至石头城一线及周边地区,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该区域将依托民国历史文化资源和清凉山、石头城等自然环境,形成展示“龙蟠虎踞”地理形胜、近现代南京城市风貌、人文气息浓郁的特色片区。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控制污染排放,坚持绿色发展
【总规】 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解读】 今天,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不仅是城市,也是农村面临的严重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来指导空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在南京,雾霾治理、黑臭河道整治、土壤修复同样是重点环保工作。南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近年来,启动了生态红线区划定和保护、大气污染治理等多项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制定也已完成。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的绿岛、湖泊、湿地、道路都会起到净化地表水、储存水的作用,净化过的雨水可以用来冲洗河道、浇灌行道树,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更可以缓解黑臭河道和城市渍水等“城市病”。另外,按照总规要求,南京还会建设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做好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与浦东新区联动发展
【总规】 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要求,坚持规划先行、改革先行、法治先行和生态先行,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与上海浦东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联动发展,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解读】 江北新区获批刚刚满一年。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建设南京江北新区是承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从省内外看,江北是“承南启北”、“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更是向北辐射带动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向南对接浙江,向西影响带动中西部的开放门户,向东可与上海浦东新区联动发展。
2016年3月29日,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到新型城市建设6大重点工程,并提及将重点推动南京江北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未来10年,江北新区将力争把目前占全市18.5%的GDP总量提升到25%以上;依托产业发展,江北地区的人口要从目前的170万提升到260万;城市化率从目前的60%左右提升到80%以上,初现与经济发展新引擎地位、新区高端形象相匹配的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城市形象。
记者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