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要闻 >> 正文

信息要闻

发挥“大维权”机制引领示范作用 做消费者的坚强后盾
江苏消费网 (2016-03-0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编者按 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新消费 我做主”。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支持指导下,《中国消费者报》开设“新消费 我做主”专栏。

  释放消费潜力、创造新供给、形成新动力,是我国一项大政方针。国务院去年底出台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现阶段,我国居民新消费主要体现在健康、教育、文化、养老、旅游、交通、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方面,本栏目将逐一深入剖析这些热点领域的消费现状以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听消费者说、替消费者想、为消费者做,阐述如何保障《消法》赋予消费者的各项权利,破除消费升级的种种障碍,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真正实现“新消费 我做主”。

  ■本报记者 李建

  花钱买健康正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大数据显示,过去5年里,人们在运动健身、保健食品、健康体检等方面的花销呈上升趋势。

  然而,“爱健康”的消费者常常遭遇闹心事儿,中国消费者协会2015年全国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简称中消协投诉统计分析)显示:健身服务类投诉以5137件的高值首次进入服务类投诉前十名。改善健康消费环境、释放健康消费需求,有哪些“拦路虎”“绊脚石”,“买健康”的消费者怎样才能“我做主”?

  现象

  “爱健康”常遇“绊脚石”

   “如果不是工商局和消协及时介入,1万多元钱的私教费和健身卡年费说不定就打水漂儿了。”2月24日,河北省承德市市民鲁航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是因为这起不快,自己才果断退卡,选择每天去武烈河边儿晨跑。

  鲁航“夭折”的健身消费热情,与位于承德市某商场四层的一家健身房毫无征兆地关门谢客有关。健身房与出租场地的商场因为房租等问题产生分歧,从1月4日开始,这家健身房没作任何通知就关了门,包括鲁先生在内的至少1000余名会员被“晾”了起来。

  虽然经过调解,健身房承诺所有会员卡延期两个月,保证达到相应服务标准,但感觉这家健身房不靠谱的鲁航还是选择了退卡。

  鲁航遭遇的情况并非个案。2015年中消协投诉统计分析显示,5137件健身服务类投诉中,涉及服务质量的共有1047件,涉及售后服务的915件,而涉及合同纠纷的高达2043件。

  中消协副秘书长董祝礼分析认为,健身服务首次进入服务大类投诉前十位,体现出全民健身意识正在兴起,但健身行业还存在不规范现象,亟待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进行管理。

  保健品消费纠纷是制约健康消费的又一重羁绊。中消协投诉分析显示,2015年上半年,保健食品投诉同比上升32.2%。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德志分析说,由于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功能有别,加之一些经营者虚假夸大宣传,近年来成为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梳理2015年中消协投诉统计分析发现,全年2389件保健食品投诉中,质量纠纷最多,共有903件,排在第二位的是虚假宣传,共计436件。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梳理几年来全国各级消协消费投诉典型案例发现,保健食品经营者违规进行疗效宣传,诱使很多老年消费者过于依赖保健食品,甚至以保健食品代替药品,极有可能延误病情。同时,一些保健食品还有适宜人群和特殊使用条件限制,不当食用极易引发不良后果。

  从2015年中消协投诉统计分析“投诉问题性质分类情况图表”来看,健康消费领域投诉有升有降:医药及医疗用品类和卫生保健服务类投诉从2014年的第7位退居商品类投诉第10位和服务类投诉第13位,从而“走出”2014年的投诉热点问题名单。

  细分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投诉2131件,比2014年度的3800件减少了28%,卫生保健服务投诉516件,比2014年度的662件下降22%。

  然而,中消协有关人士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待数量的减少和投诉比重的下降,一些典型案例说明,消费者不断增强的健康需求与行业问题隐患待解的矛盾依然存在。

  2015年5月23日,北京市民朱女士在某民营体检机构进行全身项目体检,价格约1500元,体检报告显示右肾未发现明显异常。两个多月后,朱女士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出右肾有一大小约9.3×5.6厘米的恶性肿瘤。

  体检机构是否存在失误?关键是腹部彩超影像学报告。然而,国家政策没有像要求公立医院那样要求体检机构必须配备影像学工作站,因为成本很高,很多体检机构也都没有这一配置。关键证据缺失,双方各执一词,消费者感叹“只能自认倒霉”。

  近年来,我国健康体检产业增速维持在20%以上,《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体检市场规模达到590亿元。巨大的体检需求催生了体检市场广阔的前景,也对行业的规范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董祝礼分析认为,新消费大背景下,中国人的健康消费理念正在从“有病治病”向“无病预防”转变。而无论是保健品的违规营销,还是民营体检机构需要完善的短板,对于人们正在不断释放、升级的健康消费需求,作用和影响无疑都是负面的。

  探究

  三问题期待“再发力”

   云南省大理市民张女士因为工作调动想退掉某健身房的会员卡,拿回余款3126元;济宁市民王女士因为工作繁忙,想把手里的健身卡转给自己的弟弟。然而,她们看似合情合理的要求却都遭到拒绝。大理市的那家健身房直接拒绝,而济宁的王女士则被要求支付800元的转卡费。提及和健身房签的合同,她们的说法却几乎一致:确实签过一份合同,但当时很粗心,没有认真读协议上的内容就把字签了。办卡时,健身房会籍顾问(营销人员)并没有明确告知有关内容。合同签了字就被收走了,都没给自己留一份。

  两位女士在变更健身服务合同时遭遇的是同一个问题——预付卡消费纠纷,而这一名列2015年度全国消费投诉十大热点第九位的问题,同样是健康消费领域最令人头痛的顽疾。

  张德志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种新的商品服务消费方式,预付卡消费最大的特点是一次性支付费用,分次提供商品或服务。而因为经营者诚信缺失,服务缩水、利用不合理格式条款限制使用期限,排除消费者退卡权利甚至利用其变相融资、诈骗跑路等问题屡有发生。

  董祝礼分析说,一个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消费者权益,只套用行业规则、不尊重法律法规,只盘算如何少尽义务、不考虑社会责任的服务或产品,必然会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不断创新供给方式的健康消费“新客船”上,为什么总出现“格式条款”的旧“船票”?

  消费者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与同样需要“升级”的、科学的健康观念的矛盾,是制约健康消费潜力释放的第二重枷锁。

  以保健品消费为例,中消协研究发现,保健品投诉中约有九成是老年消费者,但这些人往往缺乏对保健品概念和功效的基本认识与判断,面对各种以养生讲座、免费试用、邀请旅游等形式的推销,面对经营者运用各种媒介进行的滚动广告宣传,不少老人都被“洗脑”,陷入“花了钱”就“有健康”的误区。

  法规和标准的完善是满足健康消费新需求的第三个着力点。中消协研究发现,消费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需求规模提升;二是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后,新的消费观念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会催生新的消费内容,比如互联网+运动、移动医疗等,这些都需要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放宽手”,需要以落实消费者优先为出发点的“扎篱笆”。

  观点

  要健康就要“敢做主”

  健康生活,从一滴水开始。2015年9月,中消协启动净水器市场消费教育科普活动,在全国29个省市1000余家净水器销售店铺同步展开公益宣传,发放《净水器市场消费教育公益科普手册》30万册。同年10月,中消协针对一些以弱碱性水为卖点的饮用水广告发布消费提示:喝水难以改变人体酸碱平衡,广告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这两个与一滴水有关的消费教育引导和提示活动,只是中消协30年来众多系列消费教育活动的“代表作”之一。今年,中消协与全国各级消协将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类产品比较试验,发布有关消费警示、提示,敏锐捕捉健康消费热点,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畅谈新消费,消费者优先是第一要义。这就要营造让消费者能做主、愿消费的良好环境。”董祝礼表示,2016年度,中消协将综合运用投诉、体察、评议等监督手段,广泛听取消费者意见呼声,从健康消费的新热点、新问题中寻找突破口,完善这一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新消费需要新举措,新消费也需要新理念。董祝礼认为,一方面,消费者要有与新的消费方式相配套的知识、对新的商品与服务的驾驭和享受能力,这需要知识和观念的升级;另一方面,畅享新消费,更呼唤权利自觉、更期待科学理性。比如可能要学习掌握健身消费的可穿戴设备,比如可能要学习摆脱“健身就是办张卡”的误区,比如要对健康消费的“绊脚石”敢于说“不”。总之,只有大胆拥抱新供给、勇于释放新需求、切实挑战新问题,消费者才能真正敢做主、能做主。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