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维权要闻 >> 正文

维权要闻

网曝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 北京上海高发
江苏消费网 (2015-05-2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记者 田珍祥

  5月19日,一份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名单被曝光,北京、上海成为虚假大学高发地。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引起社会关注。榜单中,标注办学地点为北京的虚假大学最多,超过95所。这些虚假高校大多打着“中国”、“北京”字号,通过注册多个网站骗取生源、出售假文凭等方式获利。适逢高考招生季,“野鸡大学”的话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看待“野鸡大学”的不断出现?虚假大学的泛滥到底是谁之过?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盲目追求高学历

  记者了解到,“虚假大学警示榜”并不是第一次公布。“假高校”名单此前由民间高考资讯服务平台“上大学网”于2013、2014年分3次发布。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表示,多数高考生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对高校及专业并不了解,选择高校时又向往北京,等后来发现上当受骗时已经晚了,这是北京的虚假大学数量多、市场好的重要原因。“虚假大学名单的庞大,凸显了大学招生的乱象。”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万军对记者表示,虚假大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上一些教育机构唯利是图,打着学历教育等幌子,以骗取所谓的生源、出售假文凭等方式牟取暴利的扭曲现象。

  记者发现,虚假大学名单被媒体披露后,210所榜上有名的虚假大学网络链接不少已被屏蔽。也有不少虚假大学“改头换面”,通过更换域名、颠倒名称顺序等方式,绕开屏蔽“重出江湖”。

  在网络上,不少网友也对此表示了担忧。网友“曼哈顿3”对记者表示,这些所谓的野鸡大学,大多数都是为了骗取学费,一些虚假大学,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这种改头换面的现象也让家长们防不胜防,身边也有朋友当初也因此受骗。“有需求就有市场,家长和学生自己也有原因,全社会对文凭顶礼膜拜,一些家长和学生为了所谓的学历,往往被虚假的招生信息所诱惑,导致上当受骗。”网友“曼哈顿3”说。

  监管执法不到位

  5月19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回应“虚假大学警示榜”时表示,考生、家长在报考高校时,需确保目标院校在教育部公布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中。教育部每年会在招生季前后公布上述名单,今年尚未公布。

  教育部新闻办透露,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共有2542所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普通高等学校达到2246所(包括444所民办普通高校)。从地域来看,江苏省普通高校数量最多,有134所,其次是山东省,有普通高校130所,北京则有84所。教育部门有时也会以发布招生预警信息的形式,提醒公众注意一些虚假招生信息。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万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虚假大学之所以屡打不绝,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监管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比如信息公开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家长和学生不知道在哪里进行查询,而一些虚假大学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机会,去诱导家长,虚假招生。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查处这些所谓的‘野鸡大学’,以及相关的产业链。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让他们没有生存空间。”郑万军说,此前教育部曾在其官网公布具有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但是最好还应建立一个统一的招生网站,无论高中或者大学,都可以在其官网查询到相关资质材料,同时向家长以及考生宣传,在报名前要先去教育部门的网站进行查询,如果没有在教育部门的网站上查询到,证明其没有资质,公众也可据此向有关部门举报,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去监管或者依法取缔。

  信息公示存软肋

  “虚假大学的出现还和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适龄学生众多、升学、就业压力大、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四川少城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毅对记者说,虽然现在考大学的升学、录取比例已经上升很高,但还是有大量的高考学生没有办法进入到正规的高校就读,这些学生为了学习技能或者获得大学学历,就会想方设法,这给一些虚假大学行骗带来了可乘之机。一些虚假大学利用信息不对称骗取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并通过收取高额学费或者出售所谓的文凭等方式来谋取暴利。

  曹毅分析说,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一是要加大监管力度,让这种欺骗行为得到有力惩处,二是加强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及时向社会公示有资质的学校名单和举报机制。

  郑万军也表示,在高考或者初高中报考志愿之前,往往存在信息公示不充分现象,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相关信息的宣传和公示。“同时还可以设立有奖举报机制,公众发现虚假大学可以进行举报,有关部门对这种行为给予奖励,通过实行这种监督机制,进一步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让虚假大学没有生存空间。”郑万军说。

  “有些学生并不是故意去读这种虚假大学,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属于上当受骗。”曹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及家长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招生录取、宣传承诺书或者交费证据等,如果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举报,并通过合法手段追讨损失。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