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观察
经过多轮修改、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望下月出台。铁腕治水将成为“新常态”。
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尤其是以2007年太湖新一轮治理为标志,怀揣“碧水梦”的江苏人,在治水方面作了不少的探索,但当下形势依然严峻。
鱼米之乡的“碧水梦”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古人歌咏江南的美好诗句中,“碧水”常是重要意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出“水”在江苏不可或缺的位置。
“江苏水域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6,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19个,主要河流有2900多条,兼跨太湖、长江和淮河三大流域,京杭运河苏北段又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干线。”省环保厅流域处处长程炜向记者这样描述江苏的水情。
这样的水情,当然可以是天赋美景,但由于多年来污染超容量排放,江苏治水的任务也显得尤为艰峻。
“做梦都想清水。”淮安市泾口镇的居民陈洪梅在农村住了四十多年,对农村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深有感触:“小时候,家门口河里面的水都很清,夏天都可以游泳,平时洗菜、洗衣服也在河里。现在的水浑浊不堪,一到夏天就经常闻到刺鼻的臭味。”
当然,也有不少人感受到了这几年江苏水环境治理带来的变化。家住南京艺术学院附近的马真对记者说:“十多年前我上中学的时候,门口秦淮河里的水非常脏,不仅有生活污水,还有工厂排污。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情况明显转好,不仅水质变好了,周围还建成了风景优美的‘水木秦淮’,成景点了!”
太湖为鉴全力追梦
2007年太湖水危机的暴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江苏治水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2007年8月12日下午2时许,宜兴市周铁镇第三化工原料厂内,近10名专业拆卸人员正在埋头清理车间内的反应釜。由于距离太湖仅500米,这家在周铁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忍痛关停——这是记者当年亲历的一幕场景。此后7年多,力度空前的全面治理行动在太湖流域一直未曾停歇。
梳理近年来江苏治水路线图,记者发现,除了太湖,江苏的治水重点还分别指向了淮河、长江、南水北调清水廊道、饮用水源与城市河道。而除了关停污染企业、严格环境执法等举措外,一项叫作“水环境区域补偿”的机制,作为一项体现环境价格理念、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经济政策,近年来在江苏的不同水域落地生根并不断优化,成为推动治水的有效力量。
数据虽然枯燥,却颇能说明问题:2014年,太湖水质稳定,自2007年蓝藻事件以来,总氮浓度首次降至2毫克/升以下;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城市河道环境整体有了较大提升,溶解氧和氨氮两项水质指标明显改善,消除了一批黑臭河道。
“升级版”离不开公众支持
对于整体处于流域下游的江苏而言,水环境不可能独善其身,再加上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不可遏制,江苏的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而从全国看,水环境的不容乐观正是“水十条”出台的背景所在。
在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看来,继“大气十条”之后,国务院将出台“水十条”,说明我国的环境治理已经告别相对单一的时期,跨入多种介质、多项因子、多个领域协同并治的阶段。“必须以质量持续改善为靶心,抓住重点,科学统筹,超前谋划,打好有备之战、攻坚之战。”据其透露,今年我省将根据“水十条”制定落实实施方案,明确江苏治水“升级版”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
目前“水十条”尚未下发,但据环保人士透露,主要内容有: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专项整治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和水资源费等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促进多元投资等方面。
记者就上述内容采访了几位普通民众,发现对整治污染企业、控制污染排放等均是“同仇敌忾”,但对加快水费改革则心态复杂。
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周畅畅说:“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并没有很强的节水意识,用起水来大手大脚。未来合理提高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用,加大污水排放监管力度,应该会对水资源的节约和污染防治有一定效用。”
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连云港市民陈月,最近缴纳水费时才发现原来水费里还收了排污费,她对即将进行的水价改革也很关注:“合理适当地提高水费可以接受,但是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缴纳的污水处理费、排污费或水资源费怎么使用,政府在这方面要做到公开透明。”
本报记者 杭春燕
本报实习生 陈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