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6日讯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尤其是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南京是我国高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每年从南京本地高校毕业的各类大学生高达26万人。但数据显示,南京一年共接收大学毕业生7万多人,刨去接收南京地区以外高校的2万多名毕业生,实际留在南京就业的本地高校毕业生只有5万多人,扣除升学、出国等因素,仅占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的两成左右。
对此,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许益军认为,必须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通过促进更多毕业大学生留在南京就业,推动整个城市的结构提升。
调查一
软件类新兴产业大学毕业生留宁比例较高
林敏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虽然明年才毕业,但早在今年10月底他就拿到了华为的Offer,月薪8000元。林敏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南京这座城市,“我大学4年时光都在这里度过,有很多朋友,再加上这几年南京软件产业发展比较快,需要大量我这样的软件专业学生,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我选择留在南京工作,而不是回老家福建漳州工作。”
“近几年来,在南航毕业生十大就业城市中,南京始终高居榜首。”南航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说,学校每年有毕业生6000人左右,留在南京就业的约占1/4,且呈逐步上升趋势。他们主要集中在南京的国防单位、事业单位、研究所和大型企业等,以工科为主,“南京构建了吸引人才的政策体系,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也逐步提升。总的来看,毕业生对南京城市的品牌度和认可度都较高。”
在南京理工大学,2011—2013届毕业生在宁就业比例依次为29%、32%和44%,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渤分析,这些毕业生主要流向大型国有企业、重点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高校及教育机构、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等。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及其他的比例高达43.34%。从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分布来看,2011届,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到了2013届,成了光学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不少毕业生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对南京有着深厚感情,毕业后希望留在这里工作。”
调查二
房租过高等抬高大学毕业生在宁生活成本
然而,就在不少毕业生选择留在南京的同时,一些毕业生却选择了转身离开。
“老是找不到合适的房子,我打算卷铺盖回老家了。”小钱是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生,今年毕业后留在南京,可一路高歌猛进的房租却让她萌生了去意。小钱算了这样一笔账:她的租房预算为每月1000元,只要有基本生活设施就行。她的工作地点在水西门附近,但寻遍了周边中介,也没能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2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月租金都涨到了1600元,“我每月收入才3000多元,吃喝就得花掉1000多元,实在租不起房啊。”
与小钱不同,南京大学2013届研究生小罗离开南京,则是因为在北京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平台。今年夏天,他同时收到五六家来自不同城市的企业的offer,左思右量,最终选择了北京。“相对于南京,北京的机会可能会更多。我的不少同学也选择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找机会。”
“2013年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在宁就业比例分别为19.4%、32.1%,比2011年分别减少6.9、4.4个百分点。”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宋健刚说,留在南京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软件、能源、金融、土建等行业以及高等科研院所,“近3年来留宁毕业生之所以逐渐减少,除了与江苏生源学生数量下降有关以外,外地企业进校园抢人才的力度加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数量比3年前增加了15%左右。”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南京林业大学的证实。该校就业指导中心
专家视点
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留住更多大学生
尽管留宁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不过每年提高的幅度不大。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和市社科院曾在全市做过一项调查,只有63.1%的大学生选择留在南京,是所有被调查群体中留宁意愿最弱的一类。
“南京高校云集,大学毕业生群体是我市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但适合南京转型发展需求的大学生留下来的并不多。”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许益军说,这固然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有关,但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让更多大学生毕业在南京,就业在南京,创业在南京。
许益军认为,劳动就业结构的优劣不仅决定着劳动者收入水平,也决定着产业结构与经济形态的水平。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这需要政府积极行动,有所作为。特别是重点扶持以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挤出和淘汰落后产能。这样才能促进劳动就业层级优化,控制低端劳动力无序流动和盲目增长,实现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双向互动、协同提升。
人社部门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市正在酝酿制定相关政策,计划对各个区的考核增设硬指标,“看各区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中,大学生就业比重能提高几个百分点,通过硬指标来衡量各区的就业质量、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
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区配建了公租房,新就业大学生可提出申请,租金不超过同地段市场租金70%。希望大学毕业生把握机会,主动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