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靖
自从各地交管部门开始严打酒驾以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成了人们在饭桌上的话题,说上一句“开车来的,不能喝酒”,自然便没人来劝了。对于不喜饮酒的人来说这没什么,可对于一些喜欢喝上两杯的人来说,却颇为纠结。于是,向来不受人关注的酒精测试仪悄悄走进了北京市的一些餐馆。
餐馆配备酒精测试仪后,一些相关问题随之而来。餐馆这样做是否涉嫌鼓励消费者饮酒后驾车?如果餐馆提供的酒精测试仪不准确,消费者喝酒后测试没有测出,导致消费者信以为真开车离去后发生交通意外,或被交警查出酒驾,餐馆是否承担责任?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法律界人士。
现象——餐馆备有酒精测试仪
北京市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到位于北京市南四环路的一家餐馆吃饭,看见餐馆大厅显眼的位置上摆放了一个酒精测试仪,他了解后得知,如果开车来就餐的顾客喝了酒,离开时餐馆服务员会提醒顾客出门前先测一下酒精含量,如果数值过高就不要开车了,餐馆可以帮助找代驾服务。“该餐馆配备的酒精测试仪比交警手中的小了不少,看起来像一个迷你手持电台,有点粗糙。”王先生说。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且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王先生在喝了一瓶啤酒后也测试了一下,该酒精检测仪显示其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27毫克,按规定已经达到酒后驾车的标准。王先生觉得这个酒精检测仪不一定准确,该餐馆服务员也承认这一点,称测试结果仅供顾客参考。
分析——双方不构成合同关系
针对这一现象,有消费者认为,餐馆自备酒精测试仪从某种程度上涉嫌鼓励消费者饮酒后驾车。“本来大家开车来了都不喝酒,但是有了酒精测试仪,就会想着少喝点没事,完了测试一下看有没有超标,从而助长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北京市消费者董先生认为,如果消费者喝酒后测试不准确,开车离去后发生交通意外,提供酒精测试的餐馆应该承担一定责任。
对此,北京汉良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益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法律角度看,餐馆提供酒精测试服务的行为并未涉嫌教唆、鼓励消费者酒后驾车。餐馆提供的酒精测试仪是免费供消费者使用,双方不构成合同关系。如果餐馆提供的酒精测试服务不准确,给消费者造成误导,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消费者因此起诉餐馆的话,将难以胜诉。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酒店自备酒精测试仪,从预防酒驾来说应当是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当消费者自测发现已经处于超标状态,能警示自己不能再驾驶车辆,避免酒后仍开车上路的情况发生。但消费者如果基于侥幸心理,自测超标后依然驾驶车辆的话,就存在明显的主观故意。从法律层面来看,消费者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当有能力控制自己是否饮酒,同时应当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做到饮酒后不开车。
提醒——酒后不要有侥幸心理
对于部分餐馆配备酒精测试仪给顾客提供酒精测试服务,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餐馆配备酒精测试仪就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一举措能帮助消费者掌握酒精含量,及时提醒消费者注意行车安全,同时有助于餐饮劝阻顾客酒后驾车。消除酒后驾驶这一顽疾需要全社会参与,餐饮等单位是重要的社会协作力量。如果使用酒精测试仪是为了自律,对驾驶人员来说也许是件好事,但如果抱着侥幸心理,在酒精含量上和交警“躲猫猫”,酒后驾车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该负责人说,警用酒精测试仪作为处罚依据是经过严格检验的,不仅由政府统一采购,而且定期要接受质检部门的检验。警用酒精测试仪一般是电化学型,而市场上销售的主要以半导体型为主,传感器也有优劣之分。如果传感器灵敏度低、测试不准确,可能会误导使用者。“整治酒驾行动只是一种管理方式,杜绝酒驾还要从驾驶人员自身做起,喝酒后无论测试是否超标,都应该自觉不开车。”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