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人物访谈 >> 正文

人物访谈

夏光清:“家长教育”要从教育的边缘走向教育的中心
江苏消费网 (2019-05-20) 来源:江浦实验小学
阅读:

  

       夏光清老师简介: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夏光清育德工作室主持人、高级教师

  自然式教育、免疫式教育首倡者

  南京市行知教学奖获得者

  南京市第六届十佳家长

  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

  浦口区第二届语文学科带头人

  浦口区首届教科研带头人

  江苏省班主任“国培计划”名师讲师团成员

  南京市妇联“母亲学堂”特聘讲师

  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特聘讲师

  《莫愁 家教与成才》杂志社特聘讲师

  浦口区母亲学堂讲师团团长

  出版家庭教育专著3册

 

  我们常常把教育失败的根源推给学校,可是,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家长的教育资质问题却没有被思考、质疑和怀疑过,而正是作为教育者的“家长教育资格”的缺失,才是造成不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可见,家庭、社会、学校紧密相联,不是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教育的结果就可能是零。我个人认为,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即使在学校里受到再好的教育,到了家庭也可能就“一笔勾销”,往往使学校的教育变得痛苦而艰难,使孩子的成长变得曲折而漫长。

  弥补“家长教育资格”的缺失刻不容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父母都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教育孩子,要记住:父母必须而且是唯一能够拯救自己孩子的人。教育的主要希望不在学校,也不在孩子长大后,而是在家庭。

  大多数家长,在忙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通常沿用的方法都是从父辈乃至祖辈传统教育“武器库”中找到一两件法宝来从事这项工作的,信奉着“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即使时代进步了,很多家庭养育孩子依然采用“小时候照书养,长大后照猪养”的方式,家庭教育中一厢情愿、放任自流、想当然的成份是很大的,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不少父母在外辛苦地工作,拿着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一心要为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殊不知“亲情饥渴”的孩子们更容易变得孤僻、冷漠,很难与人沟通。

  还有不少年轻的父母花数百元烫发,数千元学开车,数万元送孩子到名校愿意,却鲜有自己主动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的。记得一位母亲对我说:“夏老师,买一本书要20元钱呀,不如买一只老母鸡给孩子吃啦!”如果孩子教育能用钱来解决问题,那它就根本不是问题了,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十分缺乏家庭教育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国内的大学少了两个系——家政系(面向孩子父母的教育)和特殊教育系(面对精英儿童的教育),即使有了,社会上也没有相对的就业渠道,现在从事这块研究和推广的更多是热心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不少父母谈及孩子的教育时,常常“恨铁不成钢”,殊不知“钢”根本就不是用来恨的。怎么办?社会上曾有一些“偏方”学校,如魔鬼学校、行走学校,似乎在帮助因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问题儿童,但搞这个的往往不是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方式也多是让父母难以接受的。时下一些教育专家提出来“××教育”、“××革命”,听起来感动,做起来不灵,为什么?因为这些教育方法本身不是万能药方,而且应用的人没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作为支撑,用的不好,好方法对孩子也可能是伤害。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家长教育孩子也需要动点脑筋,不能听说了有一个偏方,就在孩子身上瞎使。可见,家长对教育的强烈需求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严重缺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师这样的工作的。一个会做小学孩子的父母,不一定能当好初中、高中孩子的父母;同样的,一个能教好初中学生的老师,不一定能教好上小学的孩子。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事教育的父母就无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甚至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名教师也在自己子女的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教育的“灯下黑”现象。

  看这么一个事例:一家人逢人便夸家里3岁的宝宝懂事,为什么?吃苹果的时候,孩子总会把苹果给奶奶吃,奶奶乐得笑开了花:“我牙不好,宝贝孙子吃。”孩子又把苹果递给妈妈吃,妈妈开心得不得了:“儿子吃吧,妈妈不饿。”而孩子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一家人总会赞不绝口。这不,爸爸单位的领导来做客,孩子自然把手中的苹果递给这位局长伯伯。“呵,真懂事!”局长伯伯高兴之余,就咬了一口苹果。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原来这一游戏的规则从来没有“咬苹果”这一环节,弄得局长伯伯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这归根结蒂还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谁都没有吃一口孩子的苹果。你想,小孩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换了那么多具有专业素养的老师,唯独父母永远不会换,甚至很少听进今天这样的教育讲座,难道我们真成了“无需动脑的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啦?

  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孩子也不是说一爱就能爱过来的,爸爸妈妈那么爱他,都不能爱好,你一位老师就能爱好了?对于老师来说,耐心就是爱心,用心就是优秀!所以请不要把文学当科学!“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只是一厢情愿的说辞而已。不信,请说这句话的专家带一个问题孩子几个月试试看。没有哪一所医院敢说“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懂医的医生”!治不好病怎么办?转到能治好的医院去呀。同样的,老师能力之外的,不算放弃,老师不是神仙,老师也有背不动的任务,如果用制度评价班主任的工作,就容易助长老师教育方式的笨化;如果老师的工作变成了一种机械的劳动,恐怕也只能“蛮干”了。现在教育最缺的就是类似医院的“专家门诊”了。所以说,教育的起点应从“家长教育”入手,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变“挽救式教育”为“免疫式教育”,才能不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

  在这个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时代,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教育的失败将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终生的失败,尽管中国的家长在世界上最辛苦,但实际的教育效果却并不理想,无论是观点上还是操作上,家长都会有很多的困惑,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急需专业人士的及时帮助和指导。因此,弥补“家长教育资格”的缺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把“家长教育” 纳入政府行政部门日常的工作流程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

  孩子教育是幸福父母一生的课程

  很早的时候,我曾在新华书店教育类书架上,看到三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

  《千万别管孩子》

  《孩子不能不管》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

  三本书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阅读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会愈加糊涂,究竟谁说得对?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一个简单又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人一直都是被会犯错的人抚养长大的。而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告诉我们,教育注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3岁左右——第一反抗期;5到8岁——中间反抗期;六年级——第二反抗期(第一心理断乳期);初二前后——第二心理断乳期;高二前后——青春逆反期;中年——更年期;老年——“老小孩”逆反期……

  不难看出,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让人操心着。为此,不要把成长中的问题与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和道德上的问题混为一谈,但千万不要由于父母的漠视,把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演变成心理上的问题和道德上的问题。而实际的教育效果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来看父母父母,统计显示,孩子对父母不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如:只会以发脾气教训人;不了解我的心,不接受我的意见;要求太严,标准太高;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父母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父母感情不和,吵架频次过多;喜欢打麻将、赌博……

  再来看看孩子的发展情况,现代“败家子”的性格有:对人不感激,对己不控制,对事不负责,对物不珍惜。根据我平时的观察和研究,孩子的表现常常是:知书不达理、聪明不能干、活泼不可爱。大家对照一下,是否就是这么一个现状?

  下面两句歌词最能反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不理解,不和谐:

  父母:我的柔情你永远不懂,我无法把你看得清楚。

  孩子:你说我像云,琢磨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现代家庭物质生活富裕,父母都很忙碌,大部分精力花在工作上,对于孩子来说,只懂得用钱,不懂得用心,而成功的教育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有权人的,而是有心人的。不要抱怨网络、游戏夺走了孩子,他们在家里找不到温暖,感受不到快乐,自然就会自己去找快乐。而在失去批评惩戒权的老师面前,教育孩子也常常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孩子回家,屋里有人听他述说,帮他解忧,孩子就不会成为光顾游戏室、网吧的常客。父母越是关怀孩子,孩子对家庭就越有归属感,没有多少家长进行专门的“爱家教育”,可孩子们照样永远爱他的家。

  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真山真水出真人。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教师再热心,也不能替代家庭的责任。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沒有经常的自然沟通和互动,孩子不可能理解和信任父母,长大后也难以和父母沟通。现在,家长的文化素养提高了,都是好人哪,但是社会的影响太大,很容易把孩子带坏了。可以说,父母一百天的教育也抵不上一晚上网吧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存,长大后很少关心父母。试问:妈妈生病了,你的孩子在做什么?是不是哭闹着要你陪他玩?是不是根本就无动于衷。这时,做爸爸的有没有教孩子怎样关心妈妈?关心妈妈的方式有几种?是否仅一时高兴而已?爱孩子,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如果父母连自己都不爱,还指望孩子会爱你吗?而溺爱播下的是甜蜜的种子,收获的是苦涩的果实。许多老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结果自己年老时却得不到孩子的爱,原因在于我们把爱倾注给孩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培养孩子去爱别人。

  可见,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正确的教育,最正确的教育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使孩子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这样做才是真正深谋远虑,才是真正爱孩子,才是对他的一生负责。

  把孩子培养成父母的财富

  很多事情,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意识到“家长教育资格”缺失这一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政府、学校要共同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宽松、和谐和富有朝气的教育环境,要有“一次家庭教育讲座就可能影响一批家长,改变一批孩子”的观念。我们所有做家长的自觉地取得“家长教育资格”,这将是彻底拯救我们目前家庭教育失败的关键。因此,要让家长树立这样几个教育的观念:

  关心孩子们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没有健康的心态与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我的自觉修养,一时的成绩也不会真正为孩子们带来终身幸福。由于成人没有进入孩子的精神领域,他们会感到空虚、心理贫乏,成为情感上无知的人。成长关键期受到冷落和忽视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往往会出现各种令你意想不到的状况,任何的改善都极端困难。

  一位儿科医生说过这样一则门诊案例:一个女孩满3岁送幼儿园时,不会说话,也不和人交往,被怀疑为“孤独症”。医学证明孩子出生时很健康,没有任何的先天和分娩异常。一问才知原来孩子出生4个月后父母都下海经商,孩子托付给农村来的一位老奶奶抚养,住在一个单元房内,很少外出。老奶奶不爱说话,很少和宝宝对话。孩子入托时才发现她存在上述问题。为此母亲带她到处求医,并辞职专门照顾女儿,教她说话、唱歌。6岁时,孩子已经能说话和唱歌了,但明显不如同龄儿。

  实际上这个女孩不是“孤独症”,完全是因缺乏语言和交流环境造成的智力发育落后,听了不能不让人感到非常难过,因为这种情况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而学生情感世界得不到健康发展,孩子走上社会,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康的人吗?这样的教育最缺的可能是一种耐心,一种宽容,一种理智。孩子教育不能注入“情”和“爱”,是很空洞乏味的,而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只会对什么都不满意,工作上没有目标,感情上没有方向,生活上没有乐趣。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不是因为有些事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只要孩子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久的学习兴趣,我们就不必担心他们一时的成绩高低。 如果孩子学业不佳,我们可以放弃对孩子的高要求,但不能放弃对孩子的起码要求,学习不好,起码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因为最终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继续学习的信念。

  给孩子们自己学习走路的机会。父母不要万事代劳或包办孩子的学习、生活,从而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要想孩子明白事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做事,家里有责任感的孩子在学习上大多是用功的。孩子吃一点苦算不了什么,不能用父母的溺爱换来孩子的感觉的失调和感情的冷漠。父母最好的教育办法应该是给孩子们建议,我们不仅仅是将财富留给孩子,更要将孩子变成我们的财富。

  树立最好的教育是关心和发现的观念。应当在孩子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之前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潜能的萌芽。在孩子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同孩子一起去克服困难、分担责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一位老师曾在六年级的孩子中间进行过一个小调查,就是让孩子回家后跟妈妈说一句“我爱你!”看妈妈啥反应。有三种回答颇为典型:

  孩子1:妈妈在看报纸,理都不理我。我又说了一遍:“妈妈,我真的爱你!”妈妈这才抬起头,满脸的不开心:“你不爱我你爱谁呀?我整天给你吃,给你喝,大鱼大肉供着你,鞍前马后伺候你,我容易吗?看看你这次考试,是爱妈妈的表现吗?”

  孩子2:妈妈转过头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跟谁学得这么坏?还我爱你呢,滚滚滚!”

  孩子3: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她的牙齿中间都嗑出一道缝了。我说第一次她没反应,听完第二遍,她就把皮夹打开:“说吧,你又要多少钱?”

  如果亲子之间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不要一味迁就孩子。要让孩子有经过努力奋斗,实现个人意愿的经历,让“只有努力,才有能力;只有用功,才有成功;只有行动,才有感动”成为每个孩子生活中的真切体会。教育孩子要做到“事前有约定,事中有提醒,事后有反省”。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小孩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怎么就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谴责我。”“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别怪老师紧盯着孩子身上的某一个缺点,孩子身上的这一缺点可能随时成为他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影响我们攀登高峰的不是路途的遥远与艰险,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编辑:张宜贺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