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文智/文王 炜/摄
“过去杨凌示范区传销活动最猖獗的时候,全区有几千名传销分子在流动,街面上都是一些外地人在闲逛,每一个城中村里都有十几户传销据点,一个据点最多时有100多人聚集。”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工商局经检支队支队长闫晓东对本报记者说。现在,杨凌示范区传销活动在工商、公安人员的联合打击下,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传销人员已经从几年前的几千人下降到现在十几人。
杨凌示范区人口20多万,区内高校林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就有5万多名在校大学生,占全区人口的四分之一。特殊的人文环境,使得众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成为传销分子瞄准的对象。闫晓东介绍说,201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个考取本硕连读的大三学生突然失踪,后来发现加入了传销队伍。虽然这名学生最终回到了学校,但是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这个事例极大地震动了杨凌各个高校。如何防止传销进入校园?这一棘手问题给高校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非常欢迎工商人员进入高校宣传打传工作,帮助我们向学生讲解打击传销的法律法规,揭露传销害人的本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马博虎说。
从2010年开始,杨凌示范区工商局就与示范区内的各个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打传宣传教育活动。闫晓东介绍说,通过每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万名大学生“远离传销,抵制传销,从我做起”签名活动,在高校开展打击传销公开征文活动,并将部分征文汇编成书;在高校放映打击传销警示电影《黑梦》,制作打击传销成果展板等,教育广大师生认清传销本质,拒绝传销、远离传销,建设一个“无传销校园”。闫晓东告诉记者,在高校学生中广泛开展打击传销教育活动,是一项治本之策,防止了广大不明真相的大学生被传销分子所蒙蔽利用,误入传销队伍,从事传销活动。杨凌示范区工商局的这项工作得到了陕西省工商局直销监管局领导的高度肯定,认为该做法值得全省借鉴推广。
离开杨凌示范区,沿着西宝高速公路一路向西,记者到达了陕西第二大城市宝鸡。这里是陇海铁路和宝成铁路的交汇点,交通系统十分发达。近些年来,一些传销骨干分子从东部城市转移到这里,打着资本运作、西部开发、连锁销售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甚至利用电子商务的虚拟特点,编织网络致富的谎言,宣传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可以轻松发财。针对这种传销新特点,宝鸡市工商局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打击了这类网络传销人的嚣张气焰,并且成功查办了陕西省第一例网络传销案。
宝鸡市工商局经检支队副支队长李军告诉记者,2012年4月6日下午,根据群众举报,宝鸡市工商局渭滨分局经检大队在宝鸡市天利大厦找到涉嫌网络传销窝点——“宝鸡市惠众传媒有限公司宝鸡保单中心”。其室内张贴着“你想发财致富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零风险奖金计划”等字样的条幅。
经过调查,该公司未经工商机关登记注册,负责人朱某通过银行卡转账,于2012年元月初支付给香港惠众国际传媒有限公司10000元,购买了中兴U880手机和联想笔记本电脑,取得了宝鸡保单中心管理员的资格,同时成为了香港惠众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会员。截至执法人员检查时,朱某以及朱某的下线先后发展会员百余名。每个会员给管理员朱某交纳3000元,由朱某打款给香港惠众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收款后,将市场价仅为900元左右的中兴U880手机邮寄给朱某,再由朱某转交给新会员,从而取得会员资格。会员通过装载有香港惠众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惠众宝软件的中兴U880手机,登录用户管理系统,点击广告,获取话费奖。每个会员以及会员的下线发展的新入会会员越多,层级越多,会员得到层碰奖、量碰奖奖金越多,层碰奖和量碰奖的获取没有封顶限制。
李军副支队长告诉记者,目前工商人员执法手段很有限,加之传销组织隐蔽性和流动性极强,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到达现场后,往往只见传销参与者,不见传销组织者。当事人又拒不交代,工商人员又收集不到有效证据,对传销头目难以深挖。因此,传销窝点被端后只能对现场人员教育后予以遣散,很难走立案程序。在这种背景下,朱某网络传销案件的查办,不仅是陕西省首例,而且是多年来查办的为数不多的传销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