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剧《运之河》
新概念昆曲《邯郸梦》
歌剧《鉴真东渡》
昆曲《醉心花》
10月9日,由无锡歌舞剧院主创的民族歌剧《二泉》在南京首演,民族艺术家阿炳从苦难中寻求超脱、在黑暗中向往光明的一生,如画卷般展现在观众面前。演出现场,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副院长黄奇石等专家集体为该剧点赞,“在民间音乐的吸收融合上花了大功夫,既与‘洋腔洋调’划清界限,又能化旧为新,呈现出独属于《二泉》的水墨江南之美。”
《二泉》,是江苏近年来聚力歌剧创作、繁荣舞台艺术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江苏连续三年推出了《运之河》《郑和》《鉴真东渡》三部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江苏故事的歌剧,不仅在业界好评如潮,更先后走出国门,用歌声与世界对话。
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东西方对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对记者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注重纵向传承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横向的对外传播。唯此,才能更好地让世界感知中国,让更多人听到来自东方的声音。
从亚洲巡演到登陆欧洲,江苏原创歌剧赢得了世界认可。《运之河》欧洲巡演,在日内瓦首场演出中场休息时,杜乐蒙剧院经理柯罗德激动地对江苏演出团队负责人说,“音乐很好听,演员唱得好,舞台那么棒,杜乐蒙剧院一年180多场演出,这是最有震撼力的一次。”
《孙武》之后,江苏已有15年没排演过原创歌剧。在舞台唱响“江苏声音”,江苏歌剧人已等待了太久。“歌剧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不仅是舞台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是世界倾听中国声音的主频道。”徐宁坦言,“当下,原创歌剧是代表舞台艺术最高水准且具备通行世界能力的艺术样式,江苏理应有所作为。这既是江苏文化自觉的必然苏醒,也是江苏文化自信的体现和文化实力的彰显。”
如何用“世界语”讲好江苏故事?题材选择很关键。以《运之河》为例,大运河和长城一样,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的结晶,2014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际关注度高。《运之河》作曲唐建平对记者说,“通过西方歌剧来呈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中国传统的执政理念,更容易被西方观众理解和接受。中国大运河带来的启迪与思考,既有历史性也有现实性,既有民族性也有世界性,采用歌剧这一西方主流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能更好地呈现中华民族这一伟大创举中所蕴含的丰厚价值。”
如果说歌剧舞台的“走出去”,为文化传播拓展了辐射广度。那么,传统戏曲舞台的创新性当代表达,则进一步拓展了经典传承的深度,使之更具生命力。传承+传播,在纵横经纬间让歌剧艺术与传统戏曲交相辉映,织就江苏舞台精彩的“双面绣”。
对于创新性传承,打造了多部新概念昆曲作品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深有感触。2016年,他带着新作《邯郸梦》前往伦敦,开启了一场跨越400年的戏剧对话。
这一版的《邯郸梦》将汤显祖的昆曲与莎士比亚经典作品中的片段穿插交替,实现中英两位戏剧大师超时空维度的思想对话。“汤莎会”的探索,让柯军很兴奋,“文化交流,不仅要着眼于展示自己的文化精华,更要学会发现他人之美。一方面要‘藏’,用‘最传统’的态度讲好中国话;另一方面要‘奔’,用‘最先锋’的姿势说好世界语。”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走出去”的表达方式需要创新,传承的形式同样需要创新。
2016年,第三届江苏文化艺术节、首届“京昆群英会”相继登场,群芳竞艳的一批原创戏曲精品,对传统戏曲创新的话题做出了完美回应。
“经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戏剧永远的主题,”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以复排《白罗衫》为例对记者说,“新版的故事跳出了才子佳人的旧形态,其主题与现代艺术彰显的人性矛盾冲突有共通之处,复排经典,本身就是对昆曲题材的继承与突破。”
尊重传统不因循传统,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根据毕飞宇原著小说改编、李亦洁主演的现代京剧《青衣》被称为“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成功范例”。“《青衣》的现代审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手段,对人性深刻的探索才是它的‘现代’内核。”导演张曼君对记者说,“《青衣》具备强烈的现实意义,能唤起大家对于人性和命运的思考。创新不是盲目的,我们所做的尝试,是希望在贴近现代人审美的同时,探索京剧新的叙事和表现手段。这样的创新,是更好地继承传统。”
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创新?如何在“新旧”之间实现平衡?面对这一个个关于“创新”的疑问,江苏的戏曲舞台实践一次次给出了答案。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原创昆剧《醉心花》,并非以昆曲复制莎士比亚,而是以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为基础,用中国戏曲去表达全人类共通的爱情主题。从舞台呈现看,莎翁爱情经典巧妙融入传统昆曲语境之中,毫无违和感。该剧2016年底首演以来,在昆剧戏迷中“圈粉”无数。
对于《醉心花》的创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很是赞赏,“传承与创新缺一不可,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好、更远。《醉心花》的创新不是‘莽撞’的,它是在严格遵循曲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创造,在实践中张扬昆曲程式之美。”
传统戏曲,不应只是“昨天故事”的重现。今天的故事、当代的生活,同样可以在戏曲舞台上得以呈现。
关注现实,是江苏舞台艺术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繁荣舞台艺术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聚焦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淮剧《小镇》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扬剧《花旦当家》、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代表江苏剧目连续两年被选为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开幕大戏。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点赞道,“文艺作品,就是要在这样的‘贴近’中弘扬主旋律,在创作中秉持传世之心,以现实主义精神表现现实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和希望就在前方。”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增强传播力。今天,江苏的舞台艺术正在不断融入时代,走向国际,讲述着江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述着那些属于我们的精彩的江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