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讯(本报记者 庞建新)在这个“拼脸”的时代,医疗美容可让消费者容颜更美丽。正因为人们对美丽外表的孜孜以求,近年来医美服务市场高速发展,催生了花式繁多的医疗美容项目。与此同时,一些消费者对医疗美容认识不够全面,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使得各种打着安全旗号的微整形医美项目给求美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多因素推动高速增长
所谓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
根据德勤中国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分析2017》,中国正规医美疗程量(包括手术和非手术疗程)占全球总量的10%左右,为全球第三大市场;更美APP发布的《2017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随着中国医美发展进入“快车道”,2017年中国医美总量达1020万例,位居全球第二位;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随着O2O平台作为第三方平台连接了客户与医美机构,促进了医美行业的发展,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增至1367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2500亿元。
医疗美容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吸引了其他行业企业纷纷进驻医美市场,医美机构数量在过去几年呈爆发式增长。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运营调研与发展战略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整形美容协会公布的大型美容医院数量增长至182家,整形外科医院62家,而私人医美机构数量在2018年达到了万家的数量级别。
业内专家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审美观念的提升,同时伴随着短视频、网红、KOL(KeyOpinionLeader的缩写,意为关键意见领袖)、主播这些时代元素的兴起,年轻人追求美的本能被全面唤醒,对整形、微整形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90后、95后消费人群愿意接受医疗美容服务。《2018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医美用户28岁以下者占比54%,90后、95后已成主流消费人群。
近年来,一大批医美电商平台也集中出现,态势迅猛。医美APP如同一个整形界的“淘宝”,明码标价,消费者可“货比三家”,医疗美容极大地渗透进了消费群体中,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随着玻尿酸除皱、电波拉皮、拉提固定、水滴点阵、“白瓷娃娃”等花式项目层出不穷,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方面,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在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约70%。“医美既有医疗属性也有消费属性,消费产品比较容易标准化,但医疗服务类产品标准化难度是比较大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多原因导致维权困境
医疗美容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消费纠纷问题也层出不穷,消费者维权频频碰壁,执法部门取证难。
前不久,《新京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一名19岁贵阳女孩莎莎(化名)做隆鼻手术时去世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期,《中国消费者报》和中国消费网投诉平台也收到多起医疗美容投诉,其中,福建省平和县消费者王女士(化名)向本报反映,自2017年在福建某美容养生馆做脸部脱毛术7次,结果还是跟没做之前一样,2018年做了眼部扁平疣激光,结果一年过去了,做过激光治疗的地方出现疤痕。而河南消费者刘女士(化名)投诉在某整形美容医院做双眼皮时被要求先做提眉,结果提眉失败,又让交钱再做双眼皮。“刀子在眼睛上划了一次又一次,花钱又遭罪,这件事我必将维权到底。”刘女士说。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认为,所有动刀的、用药的都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器械和药物进行侵入式治疗,从而达到美容和塑形目的。他表示,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做微整形,这种现象是不合规的。
良莠不齐的微整形机构遍地开花,给监管带来难题。前不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对由医疗美容服务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进行调研时发现,法律法规不完善、消费者经验不足是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消费者在维权时存在以下三个难点应予以关注。
第一是损害结果标准不明晰。与传统医疗服务以治愈病痛为目的相比,医疗美容、医学整形以美化外貌、形体为主要目的,它的损害结果一般难以确定。司法实践中,部分消费者是因美容整形没达到自己要求的效果而起诉,还有部分消费者对美容整形手术存在的相关术后反应不够了解而提起诉讼。诉讼中,医方往往不认可对消费者造成损害,消费者也往往难以从专业角度证明其受到的损害后果,因此,其诉讼请求难以得到法院支持。
第二是诊疗过错行为难认定。医美损害纠纷中,确定医方是否存在过错主要依赖专业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即通过组成专家组,对病历及医患双方对诊疗过程的陈述进行审查,确定诊疗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及医学诊疗常规。然而,由于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起步较晚,行业诊疗标准尚未明确,行业规范尚不完善,专业医学院校尚未开设此类专业,相关专业研究欠缺,导致鉴定工作难以开展。另外,大量私立医疗美容机构诊疗过程不够规范,病历制作较为简单,也影响了鉴定的进行,给消费者举证造成困难。
医美行业增速惊人,而现实情况是,医生资源有限,医美牌照审核严格,药品器材昂贵。因此,第三个维权难点是对医生“走穴”难举证。在医疗美容纠纷中,不少消费者原本是慕名去某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结果被医生介绍到其他私立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在这种情况下,为逃避行政机关的监管或处罚,公立医疗机构或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开具的相关单据、知情书等可能与实际诊疗的医疗机构不一致,患者也因出于对医生的信任对此也不重视。然而一旦产生纠纷,消费者通常处于不利地位,不能提供有效的证据证明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消费金额等,维权难度增大。
多乱象期待规范整治
无资质机构非法行医、药品器材假冒伪劣、虚假广告泛滥、医疗事故频发等,医疗美容行业种种乱象导致消费者信任缺失,成了医美行业摘不掉的标签。
根据更美APP发布的《2017年医美黑皮书》,全国正规医美诊所有9500多家,而“黑诊所”是前者的6倍,约有6万家。医美APP新氧发布的《2017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揭示,90%毁容源自“三非”,即非正规机构、非专业医生、非CFDA(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产品。
此外,非法机构为了规避调查,无法回溯医疗行为。这就导致执法部门取证困难乃至无法查处。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医美机构虽然有合法资质,但其实只是一个空壳,其名下的医生都是空挂,真正行医的可能只是护士或者是根本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员。
一些消费者对医疗美容认识不清,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除非出现意外事件或纠纷,接受非法医疗美容服务的顾客一般不会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
邓利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非法整形机构时,就已经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消费者要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健康置于法律范畴之内,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应充分了解医疗美容、整形的风险,对诊疗机构、人员的资质进行必要的审查,签署各类知情同意书前应细致阅读,注意保存诊疗相关书面证据,以便发生纠纷后有效维权。
同时,对医疗美容行业的规范和整治迫在眉睫。此前,原国家卫计委曾联合中央网信办等多个部门部署了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据悉,为了防止一些非法医疗项目死灰复燃,国家卫健委正在组织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对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违法生产经营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违规开展医疗美容培训、违规开展医疗美容广告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净化医疗美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