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欧洲专业测评机构的碰撞试验显示,车内人货混装极其危险。资料图片
图二:扩展车辆空间,安装车顶行李箱简单实用。 本报记者郝军/摄
■本报记者 李方
蒙冤的法规
今年春节前,江苏车主朱先生驾驶着自家面包车,给丈母娘及有关亲戚分送24箱牛奶。途中被交警发现,以“违规载货”为由,罚款100元。
朱先生被罚得很委屈,将此事发到网上讨公道。此举引发网友热议,网贴点击率超过10万人次。
在私家车车厢内运货违规,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大家纷纷质疑:“私家车运彩电,算不算违章?”“长途自驾回家过年,车装了大包小包,是不是要罚款?”“私家车难道不能在车里放东西?”
的确,很多私家车后备箱狭小,货物多、放不下,自然就放进车厢内。尤其是,喜爱滑雪、垂钓的车主,将滑雪板、钓鱼竿等超宽超长物品,放进车厢,也是司空见惯。
大多数人为朱先生抱屈,认为私家车驮运货物无可非议,交警的处罚不公。
警方回应说,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故相关处罚,合法依规。
对警方的这一回应,绝大多数人依然有怨言,认为处罚合法不合理。
其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事出有因、非常必要,只是部分消费者不明其中隐情。
陌生的隐患
在欧美国家,很多汽车消费者都清楚,开车外出,把物品放在车内是有风险的。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碰撞,危害之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欧洲专业测评机构ADAC所做的一项碰撞试验显示,在时速50公里状态下,驾驶舱内的物品,会在惯性作用下高速向前冲击。
碰撞瞬间,驾驶员和乘客受到来自前、后双方向的致命撞击:迎面碰撞的场景并不鲜见;背后的危险,超出你想象。
但见,车厢内沉重的行李箱,像出膛的炮弹飞向前座;测试用的滑雪板,如关公大刀,劈向前座假人脖颈;尖利的雪杖,犹如斯巴达人抛出的长矛,刺穿了前座椅背、插在假人背部……全部过程,令观者惊得目瞪口呆。很多人从未想象过,车内载货,竟有如此超能量的伤害……
试验证明,车内人货混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状态。
记者发现,凡是看了人货混装碰撞试验过程的消费者,对江苏朱先生被罚不再抱怨不公正,而是沉默不语。
沉默,确实事出有因。
解决之道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户外运动和自驾游的兴起,车内现有空间越来越无法满足收纳的需求。
经常自驾游或者喜爱户外运动的车友一定深有体会,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外出,车内根本没有富余的存储空间,每到周末或者长假集体外出时,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
很多两厢车、A0级车的后备厢尤其窘迫。
难道,一定要换成体量巨大的SUV才能缓解矛盾?
事实上,拓展车辆内部空间,除了买一辆更大的车,还有其他解决之道。《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
车身外部行李架,多指车顶上方位置。活用这个规定,相对惠而不费的解决方案是选择车顶框与车顶行李箱这两种方法。
喜欢户外自驾游的消费者对车顶筐十分熟悉,多用来装载备胎、油桶、猴爬杆千斤顶、工兵锹等。但是,从安全性与洁净度考量,选择车顶行李箱的消费者,逐年增多。
资深汽车消费者王建军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新款车顶行李箱,容积一般在300升-500升之间,是容车顶筐、车顶行李网、绑带、防雨包(防雨布和苫布)于一体的车顶搭载装备。
可以说,购买车顶行李箱是一步到位的选择,不用配备其他附件。
很多人认为只有越野车适宜安装车顶筐,但是轿车或城市SUV车更宜选择车顶行李箱。
王先生使用车顶行李箱已有4年经历,深谙其中的消费关键。他认为,车顶行李箱的优势有很多,既简单(固定简单、搭载简单)实用(足够的容积、防盗性强),又美观大方。
据王先生介绍,车顶行李箱的风阻、风噪,远远小于车顶筐或者其他搭载装备。因为,车顶筐或者车顶软包搭载其他装备后尾部不规则形状,风阻风噪大。
而车顶行李箱则采用流线形。例如像哈勃车顶箱,运用仿生学中新月沙丘形流线形设计,把风阻风噪降到最低;日本翼诺的车顶行李箱,采用压低形设计,相应的风阻、风噪都能大幅度的降低。
另外,车顶行李箱的防盗性,远远高于其他搭载装备,车顶箱一般都标配了锁具。国际大牌车顶箱,采用的ABS+ASA/PMMA材质,一般刀具难以割破。
车顶行李箱的固定特别简单,一些大牌车顶行李箱,采用特殊固定系统,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再也不用像车顶筐还要配备专用工具2-3个人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