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7月21日- 8月20日)陕西省共抽检各类食品样品6002批次,其中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5859批次,不合格样品143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7.62%。
抽检的6002批次食品样品共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等29大类,其中13大类411批次样品全部合格,分别是乳制品137批次,饼干21批次,罐头28批次,冷冻饮品23批次,速冻食品8批次,糖果制品52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89批次,蛋制品12批次,食糖11批次,水产制品10批次,蜂产品16批次,特殊膳食食品2批次,婴幼儿配方食品2批次。
抽检的16大类涉及不合格,分别是粮食加工品367批次,不合格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0批次,不合格2批次;调味品391批次,不合格3批次;肉制品174批次,不合格2批次;饮料226批次,不合格4批次;方便食品137批次,不合格2批次;薯类和膨化食品37批次,不合格2批次;酒类91批次,不合格1批次;蔬菜制品152批次,不合格12批次;水果制品38批次,不合格2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01批次,不合格4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05批次,不合格1批次;糕点281批次,不合格14批次;豆制品117批次,不合格1批次;餐饮食品537批次,不合格35批次;食用农产品2757批次,不合格56批次。
在抽检发现问题的143批次不合格样品中,一是检出禁用兽药6批次。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氟苯尼考为动物专用抗菌药,2002年农业部发布235号公告,明确规定产蛋家禽禁用氟苯尼考。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可能是企业违规使用了兽药氟苯尼考或饲料带入,导致残留积累在鸡蛋中。二是检出农药残留29批次。包括豇豆中检出灭蝇胺超标,芹菜中检出毒死蜱、克百威超标。灭蝇胺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检出超标可能是种植过程中存在滥用现象。毒死蜱、克百威均是叶菜类蔬菜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滥用的农药,检出超标可能是种植过程中存在滥用现象。三是检出非食用物质4批次。包括黄辣丁、金鲳鱼中检出孔雀石绿,杏鲍菇中检出荧光增白剂。孔雀石绿具有一定的抗菌杀虫作用,我国《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通知》均明确规定所有可食用动物禁止使用孔雀石绿。检出孔雀石绿的原因可能是养殖环节、运输环节或者经营环节为了防治鱼类疾病、降低鱼类发病率、改善鱼体颜色而违规使用。荧光增白剂是一类精细化工产品,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杏鲍菇中检出可能是加工、流通环节被人为染色所致。四是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30批次。包括糖醋蒜中检出甜蜜素、糖精钠超标,红薯粉条、油条、海绵蛋糕中检出铝的残留量超标,黄花菜、银耳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榨菜中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超标,绿豆糕中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山楂片中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猪头肉、牛肉、猪蹄、熟猪肉中检出亚硝酸盐超标。甜蜜素、糖精钠则属于甜味剂,国家对其在部分食品中的使用限量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范围或者超限量添加使用。铝的残留量超标,系生产者违法或者过量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明矾)所致,明矾可用于部分食品作为膨化剂,国家对其添加有严格的限量控制。二氧化硫、苯甲酸及其钠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均是常见的防腐剂,二氧化硫同时还具有漂白作用,在不允许添加的食品中检出或者在允许添加的食品中超标均系生产者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超范围、超限量添加所致。亚硝酸盐在肉中超标,过量使用是为了增强护色防腐等作用。五是检出重金属元素污染物2批次。包括水产品中检出镉超标,东北精制大米中检出铅超标。镉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镉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在人体内代谢缓慢,水产品中镉超标可能是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对环境中镉元素的富集。食品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土地污染以及工艺流程中的金属器具、原材料都有可能含铅。六是检出其他污染物13批次。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国家规定餐饮具中不得检出。植物油中检出苯并[a]芘超标,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风险。原料晾晒、烘干、炒籽是温度过高、接触污染物等原因都有可能产生苯并[a]芘。七是检出其他微生物30批次。包括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甘草杏中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纯净水中检出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五仁油茶中检出霉菌超标,红枣味粽子检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绿豆糕中检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超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最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指标,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超标可能原因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污染,也可能是运输贮藏过程中二次污染。霉菌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水体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当所致。八是检出生物毒素3批次。包括玉米面中检出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B1超标,生花生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谷物霉变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污染粮食和动物饲料最为广泛的天然毒素之一,在潮湿的环境下,被霉菌污染的大麦、小麦、玉米、燕麦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DON。黄曲霉毒素B1检出超标原因可能是原料在采收和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高温潮湿,导致霉变、腐烂,企业采购时没有严格挑拣原料并进行相关检测或加工过程工艺控制不当所致。玉米赤霉烯酮又名 F-2 毒 素,是一类结构相似的二羟基苯酸内酯化合物,主要由 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等镰刀菌属真菌 产生,玉米面中检出超标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霉变的玉米所致。九是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14批次。包括桂花酿中检出酒精度不符合标准值,兰花豆、鱼皮花生、酱花生、膨化食品、生干籽类中检出酸价不符合标准值,生猪肉中检出挥发性氨基酸态氮不符合标准值。质量不达标系生产加工过程工艺控制不当或者贮存运输过程未按规定进行所致,也有可能是原材料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所致。十是检出标签标识不达标6批次。包括粽子、晨翠蒙麦饼、运尧馍丁、小麻花标签不合格。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发生的原因一是企业未掌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条款要求;二是配方、配料管理不规范;三是企业为销售利益在标签标识上采取虚假宣传。
针对以上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经采取措施依法查处,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化解风险。加强对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跟踪抽检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特此通告。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8年8月31日